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章(1 / 2)





  第五章

  日志:sol38

  我还缩在漫游车里,一直在想办法。终于,我想出对付氢气的办法了。

  我想到了大气调节器,其主要任务就是时刻关注空气组分并加以平衡。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产出的氧气最终能留在罐子里。问题在于,它的设计初衷并没有把排出氢气这个功能考虑进去。

  调节器利用冷凝分离技术对气体加以分离。当它侦测到氧气过多时,就会吸收气体并降温到90开尔文。这足以让氧气液化,但氮气还能保持气体状态(氮气凝点:77k)。它就是这么把氧气储存下来的。

  我没法用这个原理除掉氢气,因为氢气的凝点低于21k。就算我想这么干,调节器也达不到这样的低温。此路不通。

  方案在此:

  氢气之所以致命,乃因为它会爆炸。但它能爆炸的前提是空气中有氧气,离开氧气氢气也就基本无害。而调节器的主要功能就是降低氧气浓度。

  调节器有四个独立的安全联锁,确保它不会让栖息舱里的氧气含量降得过低。但是,它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技术故障,而不是人为破坏(木哈哈哈!)。

  长话短说,我能骗过调节器,让它把整个栖息舱里的氧气全部抽光。这样我就能穿着太空服(我还得呼吸)想干啥干啥,再也不用担心爆炸了。

  我打算用一个氧气罐往氢气中喷射少量氧气,再利用一些电池和电线制造微火花。它能立即点燃氢气,燃烧量受制于所喷射的氧气量。

  我可以反复进行以上操作,通过可控喷射,将所有氢气烧光。

  这个计划只有一个瑕疵:它会毁了我的泥土。

  这些泥土之所以能被称为活性土壤,唯一原因就是里面有细菌在生长。一旦我抽走所有氧气,细菌就会死亡,我手头可没有1000亿套迷你太空服。

  至少这个方案能成立一半。

  想得太多,我得歇会儿。

  刘易斯指挥官最后一个使用这辆漫游车。按照日程安排,她本应在sol7再次上车,但她回家了。她的个人旅行包还在车上。一阵凶猛的翻找后,我发现了一根蛋白质棒,以及一个私人usb,里头很可能装满了开车时听的音乐。

  到了狼吞虎咽的点儿,我正好边吃边欣赏这位好指挥官都带了些什么音乐。

  日志:sol38(2)

  迪斯科。天杀的,刘易斯。

  日志:sol39

  我有办法了。

  土壤细菌惯于过冬。冬季它们的活性会降低,生存所需的氧气也会减少。我可以将栖息舱的温度降到1c,它们就会进入近似冬眠的状态。这种事情在地球上向来就有,持续多日也不成问题。你要是追问为啥在地球上细菌能挺过那么长时间的严寒,我就告诉你答案:它们挺不过去。事实是:地表深处温度较高的细菌存活下来,再通过繁殖替代死去的浅表细菌。

  它们还是需要氧气,但不是太多。我估计1%的氧气含量就够了。这个含量既能保证细菌存活,又不足以让舱内的氢气发生爆燃。

  但这又将带来另一个问题:土里种着的那些土豆不会喜欢这个计划。

  它们不在乎氧气浓度过低,但温度过低可会要了植物的命。因此,我得进行盆栽(实际上是袋栽),并将它们全部转移到漫游车里。它们还没到发芽的阶段,所以光线什么的暂时也不需要。

  叫人极其恼火的是,想让漫游车在空载时保持一定的温度,竟然是件相当棘手的事情。但我还是想办法解决了,毕竟我现在时间多得很。

  好啦,下面就是完整的行动表。首先,将土豆装袋并转移到漫游车里(确保那该死的车内温度够高)。接着,将栖息舱内的温度降到1c。然后,将氧气含量降到1%。最后,用电池和电线,以及一罐氧气慢慢地把氢气全部烧光。

  哦耶。这个方案听起来可真是万无一失,绝不会导致什么灾难性事故。

  顺便说一下,以上是反讽。

  好吧,我得开干了。

  日志:sol40

  还是没能一帆风顺。

  俗话说,没有计划能幸存到真正开始执行的那一刻,这还真有几分道理。事情是这样的:

  我鼓足勇气回到栖息舱。进舱之后,感到信心提升了不少。百样事物都还在原位老实待着。(我在想些什么呢?难道还会被火星人给劫了不成?)

  让栖息舱降温得花点时间,因此,我第一件事就是将温度调到1c。

  接着就是把土豆种芽装袋。我顺便瞧了一眼它们的状况,看上去根须扎得还不错,快出土萌芽了。有件事之前没有考虑过,那就是怎么把它们从栖息舱搬到漫游车。

  最后的方法很简单:把袋子都塞进马丁尼兹的太空服。只要把太空服拖到漫游车就行了,我已经在那边建了一个临时苗圃。

  确保漫游车里的温度不降,然后回栖息舱。

  等我回来的时候,舱内已相当寒冷,温度已降到5c。我一边发抖一边看着自己呼出的雾气,赶紧又加了一层衣服。走运的是,我的块头不算大,马丁尼兹的衣服我完全穿得上,而沃格尔的衣服又刚好能套在马丁尼兹的衣服上。这些破烂衣服原本都是为可控温度的环境准备的。这不,现在即便套了三件,我还是感到冷得够呛。最后我只好爬进床铺,盖上被子取暖。

  温度降到1c之后,我又多等了一个小时,以确保泥土中的细菌有点反应时间,是时候进入慢速状态了。

  下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大气调节器。就算我胆大包天,也不可能完全瞒过它。它可是一心一意不想从环境中抽走过多的氧气。氧浓度最低也有15%。到了这条红线之后,它开始顽固地拒绝进一步降低,我使什么招都没用。我原本计划对它的控制程序进行重新编码,但是没辙,安全协议可能是写死在rom里的。

  我不能怪它。这套系统的全部目的就是避免大气成分变得致命。nasa的家伙绝不会说:“嗨,让我们在这里留个空子,让氧气浓度可以降低到杀光所有的船员!”

  没办法,只好采用更原始的方案。

  大气调节器进行气体取样所用的通气孔与空气分离装置不是同一套。预备冷凝分离的气体所走的是连在主单元上的一个单独的大通气孔。有九个小的取样气孔,最后汇集到主单元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样本平均来自栖息舱各个区域,避免了局部不平衡引起的误判。

  我用胶带堵住八个通气孔,只留下一个继续工作。然后再用一个荷夫提袋子把太空服的颈部罩住(这次轮到约翰森了),在袋子上戳了个小洞,用胶带把小洞跟那个工作的通气孔连牢。

  接下来,我打开太空服的氧气罐,给那个袋子灌上纯氧。“大事不妙!”大气调节器心想,“我得赶紧把氧气抽出来。”

  干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