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四個大佬弟弟送我去上幼兒園第108節(1 / 2)





  哥達站在飛機門口,急不可耐地朝傅擎招手:“傅先生,該起飛了!”

  傅擎昂起頭,脣角勾一抹意味深長的笑:“讓他們稍等一下,研究所那邊要送點東西過來。”

  年前這幾天,甯薇基本上每天都要去林音家串門送點東西,他們老家過年是很熱閙的,鄰裡之間經常走動。

  甯薇跟傅梓良在燕市,除了傅擎和楊浩他們,唯一熟悉的就是林音。

  雖然這鄰居隔得有點遠,甯薇每次來林家,都要先從別墅區打車到公交車站,坐五站到地鉄口,然後再倒兩趟地鉄。

  不過她樂此不疲,還特意充了公交卡。

  好幾百萬的公交車和好幾千萬的地鉄車,隨便坐。

  便宜又方便!

  林音發現她每次來的時候,臉色都紅潤極了,是跟在邊境的時候不一樣。

  林音父母沒得早,對於過年的記憶衹有除夕夜看春晚喫年夜飯。

  哪天貼窗花、哪天放鞭砲,他們都不記得。

  這些年,過年時弟弟們也都挺忙的,連團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比較少,更別提有什麽年味兒。

  但今年不一樣,這一年發生的事讓弟弟們更加懂得珍惜、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很早之前,弟弟們就把過年這幾天的時間空出來了,再加上今年有甯薇這個知道所有習俗的萬事通,托她的福,林家年前這些天熱閙極了。

  臘月二十七,抱著林音宰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八,抱著林音打糕貼花花。

  到了臘月二十九,就該抱著林音蒸大白饃了。

  二十九上午,林家特別敞亮的餐桌上,擺了幾衹竹子編的大蓋簾兒,旁邊還有衹挺長的擀面杖,上面都撒了白面面。

  這些接地氣的東西林音家沒有,都是甯薇自己從家裡帶來的。

  今天要蒸好多好多的大饅頭,傅梓良也跟來幫忙了。

  蒸出來的饅頭不是今天一天喫的,明天除夕,再往後初一初二……家裡大大小小男女老少,每個人都要喫一口,吉祥如意。

  揉面團是個力氣活,傅梓良把手洗得乾乾淨淨,擼起袖子就上場了。

  這會兒,林家男人們都在外面置辦年貨,家裡除了傭人,就衹有甯薇兩口子和林音這個小團子。

  傅梓良幫林音搬了個椅子在旁邊,林音兩條小腿站在椅子上,小手扶著桌子,抻著小腦袋看桌子上擺的東西。

  林音媽媽做飯也很恐怖,所以以前他們家過年,挺少能看到這種場景。

  她看著傅梓良在一堆白面面裡加了些酵母,中間挖個小坑坑,然後往裡倒水,邊倒邊用筷子攪和開。

  白面先變成小羢絮,然後隨著攪動的動作,絮絮變得越來越大,最後傅梓良又在上面撒了一層白面將其揉成面團。

  面團一開始疙疙瘩瘩的,但傅梓良揉一會兒後,就真的變得很光滑了。

  林音沒忍住,小手上去拍了兩下。

  軟彈軟彈的,幾乎不怎麽黏。

  很神奇的手感。

  面團放在大盆裡醒了一會兒,整個變胖了一大圈。

  然後甯薇就可以用發完的面做饅頭了。

  傅梓良則繼續揉新面團,像一套流水線似的。

  甯薇洗了很多大棗,從剛剛開始就一直泡在水裡,特別乾淨。

  她做的饅頭可不是普通的白饃,每個都做成特別漂亮的形狀。

  她在饅頭上捏出一個個凸起,連成十字花的圖形。

  再用筷子把每個凸起中間都捅出小洞,小洞慢慢擴大,洗乾淨的紅棗塞進去。

  林音:“哇——”

  果然藝術家都在民間!

  甯薇瞧著她興奮的小模樣,樂不可支:“等一會兒蒸完,饅頭發的大大的,就更漂亮了。”

  林音看著她一連做了好幾個。

  最後甯薇揪了一小塊面團,放到林音身前的桌子上:“小椒想不想做一個試試呀?”

  林音擺了擺手:“我就不要了吧。”

  她乾不了這種細致活。

  甯薇笑了笑:“別怕,來試試,跟在幼兒園裡捏橡皮泥是一樣的,可以把你喜歡的東西捏出來,還能看看它蒸完會變成什麽樣子。”

  林音在幼兒園其實也從來不玩橡皮泥,她衹會把橡皮泥塞進欺負女同學的小男生的鼻孔裡!(危險動作,請勿模倣)

  不過聽甯薇說可以把喜歡的東西捏出來,林音倒是突然來了些興趣。

  她喜歡的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