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林霁有些犹豫,但还是叫了她的名字。“扎拉丰阿。”林霁轻轻吐出佩思的名字,他看着树下的女子,常见的旗装,盖住了原本婀娜的身姿,头发浓密,浓眉大眼,琼鼻红唇,明显的混血儿,看着格外精致美丽。

  而她转过身时,迷离的眼神一下子就抓住了林霁的心。

  他瞬间想起的是上辈子那个求而不得的女子,心一下子放空。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他从不知,原来那个女子竟让他记挂了这么久。

  两人就这样对望着,怔怔的,淡淡的花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着。

  佩思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避开林霁越趋热烈的目光,轻声说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她有些意外他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大家熟知的都是她的汉文名,“对了,上次的事情还未来得及谢谢你。”佩思蹲下行了礼,看着眼前的男子,温润尔雅,想到那天救下自己的那个坚实的怀抱,倒是让她生出了几分遐思。

  林霁扬起笑脸,“我未来娘子的名字,怎么能不知道。”

  有趣,真是有趣,他竟还会心动。本以为是枯树老藤的心,那一刹那的怦然心动像是长出来花儿来,让他暗暗下了决定。或许这就是缘分吧,第一次见面没有太深印象,这一次,就这样简单的对望却如此动人。或许,是刚刚的眼神,又或许是因为这满院清幽花香。

  佩思的遐思立马散退,眨了眨眼,感觉自己在幻听,“你说什么?!”不会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吧。

  “我说,不知格格对我印象如何。”林霁笑眯眯地调戏着眼前的女孩:“又或者该这样问,格格对我们的婚事有什么看法?”眼前的女子虽然已经十八,但养在深闺不知愁,看着她的眼睛便知道,这孩子天真的很,“嗯?!”

  完全说不出话的佩思瞬间就反应过来了,这个登徒子明明是在调戏自己。她在心里暗暗骂道他,顾不得脸红得能烧开,她低着头,“如果没什么事那我先走了,告辞。”说完没等林霁再开口,就掉头往屋里跑去。

  留下林霁在原地痴痴笑,这感觉不错。

  他抚着自己的胸口,感觉心脏扑通扑通跳动的感觉,微微的麻痹感从四肢传到心脏,美妙至极啊。也许以后新的生活会更让人更期待呢,他咧开了嘴,笑出了声。

  告别张廷玉,林霁回到林家大宅,赶忙拿纸下笔,将佩思好一通夸奖,什么好词都往她身上套,洋洋洒洒就是三大张纸。“林东,赶紧的,发加急给老爷送去。”

  “是。”林东走出去的时候脚步都是飘着的,他刚刚听到了什么,你就要有女主人了,女主人是什么鬼,能吃吗?!

  张廷玉将消息带回家时,张家沸腾了。张英老大人不顾一切,冲向皇宫,求见皇帝。

  原本正想往后宫走去的康熙被迫来到书房,看着下方跪着的老大人,揉了揉耳朵,“张阁老,你刚刚说什么?!”他没幻听吧。

  “臣恳请皇上,为我的外孙女佩思与林大人的儿子赐婚。”张英又是一拜,虔诚得很。为自己的外孙女,他觉得值得。

  “不是,你说的是林霁?!跟佩思?扎拉丰阿?”康熙微微张开嘴,有些惊呆了。这两人怎么凑到一起去了,不会是有什么隐情吧,他可是知道,扎拉丰阿的婚事是张英的头疼事,这会儿怎么就扯上林霁了,林霁可是尚在孝期,议亲?!

  “是的,回禀皇上,我儿廷玉昨日与林家哥儿聊过,觉得这个孩子他实在,可托付终身。恰好上次在山东,那孩子救过佩思一命,于是廷玉跟他聊起婚事,提了提佩思,就这么定下来了。”张英笑得跟捡到钱一样,“还望皇上垂怜,赐下圣旨,成全这对璧人。”

  其实皇帝还是很少给人赐婚的,除了皇子和亲近的宗亲,大臣们的孩子一般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不过既然张英苦苦求了,作为自己的肱骨大臣,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而且又涉及那个孩子,最后康熙还是应下了。“这事还是等我考虑一番,这孩子正在孝期,我且看如何安排吧。爱卿啊,你且回去等着,过几日就有消息了。”

  挥挥手,让张英告退。康熙拿起原本案头上准备好的封赏圣旨,想了想,还是决定赐个爵位给林霁,也算是为他的婚事添些光彩了。康熙有些欣慰地抚了抚须,他的儿子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了。

  招呼着伺候笔墨的小官过来,拟了道圣旨,略略看过,便放下了。交代了梁九功几句,他径直到屋内去了。

  再没心情去后宫临幸那些女人,而是独自在养心殿留着。康熙坐在塌上,看着手里的小箭头,怀念着自己的好友。

  想当年,他们两个感情多好,一起玩耍,一起打猎,一起看女孩。要不是后来身份暴露,他们肯定会一直这么好。或许身为皇帝,就注定不可能有好友的吧。不过他是个意外,想到那个扑身在自己前面挡住利剑的男子,康熙的心中涌现的丝丝暖意。

  少年时候的兄弟情,多久都像金子熠熠生辉。

  作者有话要说:  好吧,我觉得你们又会攻击我的女主,一直把她骂的嘤嘤嘤的哭出来。

  接下来的都是存稿箱,出去玩,大约周日晚上回来。这是连续加班两星期的奖励,(′`)┌这段时间就不看评论了,有问题的亲们先评着,等我回来再回复。肥来给乃们送红包( ̄ 3 ̄),哈哈哈!

  第34章 史湘云

  林黛玉在贾府的日子可谓逍遥, 自己独立的小院子,关起门来过得日子跟在自己家没什么区别。她每日早晨去贾母处请安, 会跟一同前来的几个姐妹们一起到贾母的院子里读读书, 绣绣花, 相处也很融洽。

  一般午饭在贾母处用,她老人家多用些绵软的食物,而林黛玉肠胃弱, 贾母处的饭菜除了味道重了些, 倒也合适。甚至贾母也跟着林黛玉茹素,每日午饭这一顿都是吃的素菜。

  午后林黛玉一般会回院子午睡一会儿, 醒了之后便自己在屋里看书习字, 她自小养成的习惯, 每日都要练字, 雷打不动三面大纸。

  等她忙完这些,也就到了傍晚时分。林黛玉的晚膳一般在自己院子里用,本来贾母的意思是让林黛玉去她那处用, 可贾宝玉那个宝贝蛋吃不惯素菜, 而林黛玉坚持要为母亲茹素,无奈之下,就只好分开用饭了。

  为此,林东特意在小院子里砌了个灶台供许妈妈使用。有了这个小厨房, 也就方便了许多。

  林黛玉甚至还给自己的小院子起了名字,让人刻了牌匾挂上:悠然阁。这个是仿照她在书上所见的,这个院子在她的巧手布置下已经大变样。

  院子里的桂树下搭了个小秋千, 旁边放了一张石台,三两张石凳,不整齐,却别有韵味。院子里的地也被修整过,修了条鹅卵石小道,旁边的青石松开换成沃土,养上寸长的青草。为此,前日林霁来时,还给她带了两只兔子。

  而三间房间分别为客厅,卧室和书房,后座的下人房也满满当当,布置妥当后,连林霁都赞了一声好。

  当然了,这里也成了三春常常来消遣的地方。

  有时候贾宝玉也会来找林黛玉玩耍,但是三番两次被劝着读书习字,贾宝玉如今见了黛玉都有些胆怯。最近他在族学里新交了个好友,日日相约在外,流连忘返,自然也就忘记了家里的娇花们。而贾兰每日都会在晚膳后来林黛玉的院子找她玩,一则林黛玉此处藏书颇丰,二则可以跟她打听打听自己的偶像-林叔叔的消息。

  也是为此,李纨对黛玉颇为照顾。

  初冬的第一场雪下来时,史湘云也来到了贾府。

  这日,林黛玉正跟三春在贾母处绣花,由李纨指点着她们。林黛玉早年也在母亲的教导下学过一点,手艺还算精湛。等贾敏逝世,林霁根本不懂这些,自然也没人会敦促林黛玉拿针线,早已疏忽荒废了许多。如今跟在李纨身边,她慢慢学习着,到底聪颖,被扎了几下就捡起了之前的印象,绣得得像模像样了。

  “我呀,最爱看你们这些如花的小姑娘,有你们陪着,感觉这日子都好过了。”贾母坐在首位,腿上盖着薄被,鸳鸯正坐在脚踏边给她捶腿,“特别是玉儿来了以后,这心情舒朗了许多。”

  “老太太就是操心,现下我们家这几个姐儿们都是好的,你看,她们才练了几日,这功夫可难得。”李纨夸奖道,抬起林黛玉手里的帕子给贾母看。

  林黛玉忙收回来,她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道:“表嫂别笑话我了,我这手艺可见不得人。”她深知自己的水平,可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

  “哎呀,可别谦虚了。”李纨笑着说道:“这我才带着学了几日,林姑娘这手艺看着就是练过的。探春的也是好的,倒是惜春,到底是孩子心性,还是不太行啊。”李纨一个个点评,说道惜春时,不顾她躲闪的动作,硬是伸头看了她的帕子。配色不错,就是针脚不好。

  正当她们闲话时,林之孝带着一个小姑娘进来了。这边是史湘云,林黛玉看着眼前这个笑眯眯的圆润姑娘,心生一丝亲近,漾开笑颜看着她。

  “老祖宗,您怎么这会儿才想起要接我来啊,盼的我眼珠子都快掉了。”史湘云快步走了进来,直奔贾母的怀里,依着她撒娇卖嗔。她坐下便留意到李纨身边的林黛玉,有些好奇地看着她。开口问道:“好生漂亮的姐姐,不知是哪位?”她久不来贾府,竟一点没听说林黛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