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人参在六零第32节(2 / 2)


  翻过年,她就要到镇上去上班了。

  双胞胎三岁了,董美华为了孩子考虑,尤其是顾小宝,倒是没有推辞。只唯一觉得不好大概只有顾小宝自己了。

  董美华去镇上上班的话,意味着全家人都要搬到镇上去住。顾小宝当然再不能留在顾家村小学了,到镇上去读书,除了要离开小伙伴们,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因为现在只过了一个学期,新学年还未开始,如果镇上的小学不接收他,意味着他可能要留级。

  学校里有两个留级生,因为跟不上进度,被刘老师劝着留了一级,大家可是传唱了不少的嘲笑他们的歌曲。顾小宝不怎么参与,但试想如果自己成为被嘲笑的那个,他忍不住就黑了脸。

  董美华跟顾德山一起跑的流程,当时小学的校长是建议让顾小宝到学校里读半年的四年级适应下,然后跟着同学们升五年级。毕竟顾小宝比同年级的孩子要小很多,就这么放他去读初中,不仅仅是怕被人欺负,也怕他跟不上。

  顾小宝强烈反对,顾德山当然是也支持他,在顾德山看来,浪费时间再读一年真的是没什么必要的。以顾小宝的聪明劲儿,绝对完胜镇上小学的这些普通小学生。

  因为顾德山的态度很强硬,校长只能妥协,给顾小宝一个机会让他做一次五年级一学期期末考试的卷子,由还没放假的老师们帮着批改。果然,成绩好到惊人,校长跟老师商量过,参考家长和顾小宝自己的意见,决定顺其自然,让他当个五年级的插班生。

  于是,一大家子在顾家村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年,顾德山忙得不行,除了上班还得好好收拾他在屠宰场的那个房子。

  小小的二十平方,住着一家五口,的确是有些拮据的。尤其是在农村住惯了的孩子们,顾德山花了好多心思,才算是给拼出来了独立的两个空间,上下床,错着隔开,给仨孩子硬生生分出来俩房。而他们夫妻俩,则是在客厅的沙发床上将就着。

  买房被提到了第一位,变成他们家的头等大事。

  董美丽带着俩孩子仍旧住在顾家,姐姐姐夫不在,但等顾家村小学开学了,董老娘还要带着董小斗过来一起,也不怕出什么问题。顾小宝把自己珍藏的一些宝贝都分出去给小伙伴们,并且约好了在镇上的初中汇合,才算是安抚了他们。

  顾老娘心情反正是不太好的,如今顾德田在镇上的警察局,刘晓琪生了孩子之后没多久就继续上班去了,她妈到镇上来照顾了大半年的时候。之后,孩子到了育儿班里去,她每天上班前送去,下班了接回来,日子也过得不错。

  顾老娘理解儿子儿媳的工作不易,几次提议让他们把孩子送回来,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回应,还差点儿起了龃龉。

  她都已经说服自己全当是顾德田独立分家出去,不要管太多,可转眼之间,顾德山也要带着媳妇搬到镇上去了。自从双胞胎出生之后,走动就多了起来,跟孩子的感情也很深,冷不丁地分开,心情也挺不好的。

  再则,到了镇上,感觉就跟从顾家村拆分出去了一样,原本就在村子里,每天都能看到,以后哪怕顾德山能常常带他们回来,也不会多频繁……

  顾德山花了好些功夫才把人哄好,顾小宝拉着顾老娘的手承诺,“奶奶放心吧,我肯定是会常常回来的,周末,寒暑假都会回来陪您的。我跟爹爹说了,赶紧买个大房子,到时候接了你到镇上去住住,也能多看看我们!”

  他见顾老娘皱着眉头就想要反驳,赶紧又补充道:“牛牛哥下个学期就得上初中了啊,到时候也能一起住嘛~”

  就跟董老娘一样,因为董小斗在顾家村上小学的缘故,两个女儿又住在一起,所以常常会来。有时候一住就是大半个月,才回去董家村看看,然后又接着来。而到时候他们到镇上去,顾老娘完全也能这样操作,反正俩儿子在镇上都有房子,不怕没地方去。

  想到这儿,顾老娘就有些心动。

  她倒不是贪恋镇上的繁华,毕竟她的腿脚不太方便,偶尔去镇上也就到供销社买点东西,也没太觉得镇上的人日子好过到哪儿去。她儿子都能干,即使在顾家村住着,小日子也挺不错的,粮食不缺,肉也常常能吃到,衣服够穿,钱够花,真挺好的。

  只是年级大了,就想多看看孩子们,儿孙满堂,是所有老年人的归宿吧。顾牛牛他们当然也是很疼爱的,是顾老娘一手带大的孩子们,只是不代表她不喜欢另外两个儿子的孩子们。

  甚至连董小斗这个外孙,也常常会趁着他跟着顾小宝到老宅去的时候给他塞东西吃呢。

  顾小宝当然看出了她的心动,继续游说着,“您别担心不适应,到时候我带您去逛公园,看电影,还有妹妹和弟弟。”刘晓琪生下的儿子就比顾小珍和顾小珠小了几个月而已,会跟她们一起去学前班,不怕看不到。

  “行了,乖乖听你爹娘的话,别总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她摸了摸顾小宝的脑袋,见顾德山他们没留意自己,偷偷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来个小荷包,摸出来两张大团结塞给顾小宝,“这钱拿着慢慢花,到了镇上不要太省,也别叫你爹娘知道了。”

  她其实也知道顾小宝挺有钱的,但是老人的心嘛,总是更偏着孩子些。一个农村孩子到镇上去求学,还是插班生,她就怕顾小宝年级这么小,被同学给欺负了。

  顾小宝接过来直接就塞到自己的口袋里,笑眯眯看着他奶奶,“嘿,奶,周末我就回来,给你带国营饭店的大肉包子和卤猪头肉!”上次顾德山带过一次回来,听说顾老娘挺喜欢吃的,顾小宝都记着呢,反正别的东西他爹娘都会准备,就一些吃的,他有钱有票,绝对负担得起。

  到时候肯定不仅仅是送到老宅这儿来,还得给好朋友们也送一些。

  就这么想着,顾小宝在心里头开始盘算,自己得花多少钱,才能在第一个周末回来之后,照顾到所有人。

  顾老娘当然没有完全把他的话放在心上,随意点了点头,就开始跟儿子嘱咐各种细节,尤其是他们单独带着仨孩子到镇上去。顾德山和董美华都得上班呢,孩子们各自去上学,不仅仅是要适应新的环境,还要适应新的人。

  告别了村里人,这段时间顾德山已经陆陆续续送了好多东西去了,房间挤挤攘攘的,孩子们的东西占了大部分的空间。饶是董美华挺爱干净一个人,有时候也有些抓瞎,总觉得在这小房间里头都转不过身来了。

  顾小宝成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的插班生,顾小珍和顾小珠也顺利进入附近的学前班就读。董美华到食堂那边报道,跟大食堂的师傅讲了,每天先去上班儿,提前准备好要卖的早饭,然后回家把俩孩子送过去学前班,自己回去继续上班。

  顾小宝当然是自己去上学,下学的时候会顺路去把妹妹们接回家。顾德山是照常的上下班,一家子能在一起吃顿晚饭。

  就在顾德山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后,老何那边给他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第62章 新的开始  不同起点,同一个目的地……

  “上回我不是去给他送参, 那家有个老太太,八十好几了,前头日子苦, 熬坏了身子,全靠着人参吊着命呢。他知道你要找房子, 随口提了一嘴, 说是他在医院那边有个房子, 是自建房,小两层,周围的邻居都是好相处的, 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可以卖给你。”老何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娓娓道来,“价钱嘛另外说,我去看过那房子了,保护得还算不错,就是好些年没人住着,有些破败。”

  但是好处也不少,占地面积相当于周围人家的两倍,哪怕只有小两层, 好好隔开,别说是顾德山这一家了, 就是他那一大家子都来了也能安排上。

  “因为在最角落,所以围了个小小的院墙, 隔着河, 另一边就是田地,算起来得有三个宅基地那么大。”也就是足足占了六间房的大小,真的是赚了。要不是老何没这么多钱的话, 他给买下来,家里的几个女娃娃就都有房子了。

  以后无论是嫁人还是招婿,都不用发愁。

  当然,老何也挺有自知之明的,人家这么好的宅子,会提出来要卖也不过是因为顾德山一直给他稳定供参的缘故,要换了自己,不花大价钱,那是想都别想。

  已经将自己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安排好工作,掏空了家底的老何,也就是心里头想想而已。真要买房的话,就是把他跟妻子卖了,可能也够不上。同人不同命,老何想到了刚刚认识顾德山时,他不过是个农村来的临时工,靠着童明的关系进来,干着最累的活儿,拿着最少的工资,讨好自己的那些话是一套一套的。

  现在嘛,还真的是风水轮流转,自己得反过来靠着他帮衬了。

  “成,等今晚下班我去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再让你帮忙!”老何作为中间人,一直帮着他联系那位,顾德山从来可没想过要越过老何跟他们接触,反正他本来就不大喜欢这些交际的事儿,能躲一些是一些呗。说着,给老何使了个眼色,“放心,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怎么说老何也是给他帮了大忙,顾德山想着该给些什么作为回报。他自己的本事不大,也不能给老何他最想要的,比如孩子的工作之类的,但是一些钱还是能够的。

  比如,下一次的人参价钱上,再多抽一点儿给老何得了。

  “别的好处先不说了,把你家酿的果酒给我送两坛呗,上回我带着你嫂子去喝过之后,她在家一直念叨,我都听烦了。”当然了,他自己也是挺馋的,一想到那味儿,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顾德山倒是没想到自己请的那顿饭拿出来的不怎么起眼的桑葚酒杨梅酒能有这样的功效,笑着把布巾递给老何,示意他擦手,钓了一会儿胃口后,才坦然道:“成,给你送两坛,一坛子杨梅酒,一坛子桑葚酒。虽然都是去年的存货,但这东西也不怕放的。等过段时间桑葚下来了,再给你送两坛去。”

  至于杨梅,还真就有得等了。

  老何反正不挑,能先得两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现在买啥都要票,这果子好好找找也不是没有,难的是那酒。就他现在的经济情况,别说酒了,原本偶尔还抽一抽的烟都给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