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1 / 2)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滿嘴爛牙扔了一个地雷

  ☆、第63章 改变

  不过现在吴红儿也没打算直接跟胡老屠说,一来她年轻,二来她接手养猪场的事物也没几天,如果贸贸然的提意见,恐怕不止养猪场里的员工,就连胡老屠都会觉得她不稳当。现在不像是后世,人情比有时候比钱财还重要。

  不过既然接手了猪场,吴红儿当然是要尽力把它办好的。前几年或许她还不会这么在乎,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老人的变老,她不得不重视了。以前他们两口子还能依靠着胡家老两口,现在却要挑起生活的重担了。

  三十而立是人这一辈子最好的时候,然而这个年纪也是最累的时候,上有年老的父母要供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你不干不努力,不是委屈孩子就是老人受罪。

  农村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矛盾,尤其是亲兄弟之间,为了给老人养老的问题经常猪脑子打成狗脑子的事情更是数见不鲜。说白了还不是穷闹的,如果钱足够恐怕矛盾就会减少很多了。

  别人不说,就说吴红儿的娘家兄弟三个,以前吴家三兄弟没结婚的时候关系特别好,就算是只有一口吃的,兄弟三个也得分着一起吃。就算是兄弟三个都结婚了,还经常在一起吃饭呢。但是这几年随着吴家老两口年纪的增大,兄弟三个之间也逐渐有了一些小摩擦。

  前几年三兄弟的和平是建立在吴家老两口能干的动,不用几个孩子给养老钱的基础上的。这几年吴家老两口虽然还能干,但是却不能和以前比了,有时候也会有个头疼脑热的。因此现在几个兄弟也开始每年给父母粮食和零花钱。甚至是过年的豆腐、油、白菜、猪肉统统都得给,这其中便有了谁家占便宜谁家吃亏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三兄弟家的孩子都不小了,该上小学的该上初中的,这可都是钱。在农村男孩子到了十七八上如果你还不给他盖房子留作娶媳妇儿用这可就晚了。因此虽然吴家三兄弟家的孩子还远远没到要娶媳妇儿的年纪,但是吴家的三个儿媳妇却也已经开始给孩子们攒老婆本儿了。

  农村里的钱几乎全都是从地里扣,能干副业的根本没有几个。吴家三兄弟也不例外,全都是土地里刨食儿的。农村的媳妇儿平时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割点儿猪肉也得盘算再盘算。这样在养老的问题上不起摩擦就怪了。

  不过好在摩擦归摩擦,吴家兄弟三个也都顾念着兄弟情义,平时哪家有个什么事儿也都会拧成一股绳。断然没有发生别人家那种打成一团的事情。只不过在遇到钱的问题上几个妯娌之间却不如前几年相处的愉快了,尤其是吴红儿的三嫂可是个善于掐架要强的。

  家兄弟关系这么好都会出现这种事情也告诉了吴红儿一个道理,钱没那么重要,但是也没那么不重要。有时候有了钱很多问题都会很容易解决。如果家里富裕了,断然不会仅仅因为几斤豆腐,一块儿猪肉闹得不痛快。

  当然了胡家就只有一个儿子是不会出现亲兄弟为了给父母养老打成一团的事情。但是吴红儿却有三个孩子,虽然她从来没想过要当什么大富翁,但是却也不能容忍自家的几个孩子以后为了父母留下的一点儿财产,为了谁给父母养老而打的头破血流。

  吴红儿这个人其实很矛盾,一方面她的确胸无大志。只要有吃有喝生活轻松她就知足。但是另一方面她的自尊又格外的强,重活一世她希望自己的方方面面就算到不了完美,但也能达到和美。

  因此结婚七八年以来她一直专心致志的在家带孩子,家里养猪场的事儿她关心的并不是太多。但是现在养猪场缺少人手,而她又发现养猪场竟然有这么多问题之后,就算是为了家里的未来她也不得不努力的工作,争取以后的富裕生活。

  其实吴红儿有了这种想法也不能不说吴红儿也受了点儿胡杏儿和王兰的洗脑作用,有两位女强人在身边,为了不被衬的一点光亮都没有吴红儿也只能奋起了。

  直到现在吴红儿还记得她那天下午去找王兰聊天时她那个略显苍凉和无奈的眼神。虽然王兰现在是个有几分成功的女人,但是她仍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她必须保证自己足够优秀,优秀到即使她是一个乡下人但是仍旧能配得起现在是大学老师的大学生丈夫。她必须成功到让婆家人仰视而不是俯视自己。

  而胡杏儿的理由更简单也更直白,其实嫁到镇上去她的压力是很大的。一开始还没生孩子的时候她没有工作,每天只能看着婆婆和妯娌忙来忙去,家里的家务活基本上就是她一力承担,毕竟家里只有她一个闲人不是。

  那时候在家里养的泼辣脾气她可是一点儿都不敢使出来,最多是在自己屋里对着赵强解解气。但是那时候赵强也是吊儿郎当的没个正行,后来生了两个孩子她的境况才好了一些。现在她这么没白天没黑夜的干除了为了挣钱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她胡杏儿虽然是个农村丫头,虽然只上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她的的确确不比别人差。

  有这样两个励志故事在身边,吴红儿受到触动也不可避免。说白了大家这么努力也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儿,在家里的地位更高一点,把家里的男人抓的更劳一点。

  古时候就有俗话糟糠之妻不下堂,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就算是胡国栋整天把吴红儿整天捧在手心里,吴红儿也不敢保证以后万一胡家真的发达到了一定程度胡国栋会不会变心。

  可以说这段时间吴红儿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她白天忙的前脚掌打后脑勺没时间胡思乱想,晚上一安静下来睡不着了她便开始胡思乱想了。她一方面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另一方面又知道要想过舒服日子就得把担子挑起来,毕竟先苦后甜才是。

  胡国栋白天的活儿累,洗完脚躺在床上就睡着了。但是吴红儿却怎么也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耳边伴着胡国栋的呼噜声,吴红儿叹了口气。

  罢了,现在想这么多也没用,还是先做好眼前的事儿吧,猪场里的事情可以一点点儿解决,毕竟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她怎么也得好好的干两年,等给孩子们把钱攒够了她就可以休息了

  “怎么还不睡啊,是不是遇到什么为难事儿了。”吴红儿睡不着不停的翻身,胡国栋虽然睡得挺熟的,但是现在也醒了。其实他早就注意到了,红儿这几天晚上睡得并不好,因此他有些担心是不是猪场里有了什么难为事儿。

  虽然家里的猪场并不是很大,胡老屠没事儿也去转悠转悠,但是这几年胡国栋也是知道的,这里面的事情其实很琐碎,有的一时半会儿也真缕不清楚。而且吴红儿虽然挺大方的,但是毕竟年轻,真遇到那些没脸没皮的恐怕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胡国栋疼媳妇疼得不得了,说实话如果不是吴红儿当初自己提出要帮忙,胡国栋倒是宁愿她继续在家里待着。操持操持家务也就行了。

  “把你吵醒了啊,”吴红儿有些愧疚,毕竟胡国栋白天已经很累了,他的肩膀和大腿上累的都是淤青,现在还把他吵醒了。因此吴红儿也不准备把自己的瞎想说出来让胡国栋心烦便说道:“没啥大事儿,就是最近有些累了。你赶紧睡吧,明天还要忙活儿一天呢。”

  “要是有啥事儿就跟我说,别自己挺着。实在不行你跟爹说也行。”胡国栋当然不相信吴红儿的话,把他往怀里搂了搂轻拍了两下。平时吴红儿就是这么哄丫丫睡觉的。

  “我就说不让你去,你非不听。现在累了吧,要是不想干了你就直接说,现在那边的房子也快上房梁了,等上了房梁,有姐夫和大哥他们在那看着,我也就能松开点儿手了。”胡国栋一边拍着吴红儿的后背,一边说道。不过显然他是累极了,没把吴红儿拍着,他自己却睡着了。

  看着胡国栋的睡颜,吴红儿突然觉得自己这真的是没事儿给自己找麻烦,矫情的厉害。也就是她被胡国栋惯得才会纠结自己到底是该当个女强人还是小女人。像是她嫂子和几个大姑姐不都是被生活所逼,不得不如此吗。就像是胡梨儿以前谁也看不出她是个做生意的料子,但是现在她自己就能把在县城里菜市场上的蔬菜摊子做的有声有色了。既然人家都能办到,她当然也可以。

  想通了这点,吴红儿常舒了一口气。她偷偷在胡国栋的后背上拧了一下,见他睡得死死的这才解恨似的说道:“都是你的错。”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觉得怪怪的,不知道把自己想写的感觉写出来没有。吴红儿本来是个小女人的,但是她现在开始转变了。。。

  谢谢不败仙子扔了一个地雷 婀娜扔了一个地雷

  ☆、第64章 送钱

  想通了的吴红儿今天晚上总算是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一大早疲累了几天的她也有了几分神采奕奕。胡国栋虽然不知道自己昨天晚上无意识的两句话让她想通了,但是心里也放松了几分,匆匆的吃过早饭便各忙各的去了。

  也许是心境不同的原因,今天处理起养猪场里杂乱的事情来,吴红儿到没觉得有多辛苦,越是烦乱反倒激起了她的几分斗志。面对纷纷乱乱来送草的人,吴红儿都能给几个笑脸。

  现在不像是后世有各种各样的猪饲料,胡老屠他们都是用各种各样的粮食再加上从地边上打的草来喂猪的。不过仅仅凭胡家的那几个人就算是不吃不喝也不够猪吃的,因此平时胡家也会从村里收点儿。

  但是草这种东西长得遍地都是,因此胡家收的价钱不高,割上一天大概也就能换几毛钱。不过农村人都吃得下去苦,就算是这一点儿钱也计较的真真的。毕竟现在一分钱就能买一个冰棍,一块多就能买一斤猪肉。手脚快的干个一两天也就能挣够那一斤猪肉钱了。另外半大的孩子们为了换个零花钱也经常会去割草换钱,因此猪场虽然不算什么太大的规模,但是平时钱的往来已经各种各样的事情还真不少。

  以前来给钱的都是胡家父子俩,他们虽然精明,但是男人嘛对一些小钱看的也就轻,本来应该给九毛的如果没有零钱没准儿就给了一块了。几分的也就给入成毛。但是吴红儿可不这样,经过几天和农村妇女们的讨价还价,吴红儿觉得自己的嘴皮子都利索了不少。

  十几天一眨眼就过去了,胡家的二层小楼也盖了一多半儿,整个楼的框架都出来了,下面就是做门框、安窗户、涂洋灰之类的了。不管怎么说,胡国栋总算是能喘口气了。

  上完房梁以后,胡国栋跟大家商量歇几天天,毕竟一连干了这么长时间,谁都不是铁打的。就连强壮如胡国栋也都瘦了好几圈了。再说房子也需要晾一晾。也正因为如此,胡杏儿也忙里脱身回了一趟娘家。

  两家盖房子虽然请的都不是外人,但是胡杏儿毕竟是嫁出去的闺女,盖得也是他们老赵家的房子,再说这人里面还有吴红儿的娘家哥哥呢,人家给妹妹妹夫家盖房子还说得过去,但是给妹妹的大姑子家也盖就说不过去了。因此虽然中午饭都是胡杏儿管得,但是她还是回娘家来看看要不要给点儿工钱,毕竟干了这么长时间不是。尤其是她大姐夫家,除了还在上学的老三,父子三个都去帮忙了。

  平时不比不知道,这一忙活,胡杏儿发现他婆家的人别看平时人模人样的,但是真用得到他们的时候一个个溜得比兔子还快。要说靠得住还是娘家人。因此胡杏儿心里也堵了口气,我娘家陪着人情给他老赵家把房子盖起来了,怎么也不能让人家白给干吧。

  李桂兰和胡老屠听女儿把回家来商量这件事儿的意思一说,俩人也陷入了沉默。李桂兰想了一下说道:“不用吧,咱村里盖房子谁家不是管顿中午饭事后再给盒烟就行了啊。再说也没外人。这给钱也不知道照着多少给呀。”倒不是李桂兰有多小气,但是村里还真没有过这个先例,本来人家给来帮忙就是图的人情,这一给钱没得到显得生分了。

  胡老屠想了想,自家盖得是楼房,而且还在镇上,再加上还有二女儿家的一起盖,的确是比别人家的要费劲儿上不少,本来他还想着是不是每家都送点儿东西过去,但是女儿提出来给点儿钱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

  胡杏儿提出给钱当然是有她的理由的,“娘,您想想如果只有我几个姐夫妹夫还罢了,但是还有红儿她娘家哥哥呢。再说这么累死累活的忙了这么长时间,咱们不表示表示,我三婶儿还不在外面嚼舌头根子。咱们那房子可还没盖完呢,以后还得人家出力。要我说咱们也不多给,每人给上五十块钱,估计就得乐呵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