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4节(1 / 2)





  “哎,我觉得不行,唐三彩虽然不错,可在人们心目中,三彩陶器都是用来当做明器的,不吉利。”

  明器,又称冥器,是用来下葬时陪葬所用。

  这时一位无所事事的窑工经过,听见窑主和掌柜的讨论三彩,便说道:“如果不让人将三彩当做明器,咱们可以做一些生活类的用品,比如三彩碗,三彩枕,

  三彩灯座之类的。”

  掌柜的也兴奋说道:“对呀,这是个好办法,如果是极具生活类的用品,便不会有人将它视作陪葬品了。咱们可以在盘子、碗上画上一些图案,让人见了就喜欢。”

  窑主听到这里,才终于动心了,点头说道:“嗯,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挺有道理的,那要不咱们就试试吧。”

  掌柜的也陷入沉思:“可是要画什么图案呢?”

  “马上就是中秋了,要不咱们画一批嫦娥奔月的图吧,这样比较应景,应该也比较好卖。”伙计提议道。

  窑主说道:“嫦娥奔月不好,这人物画最考验功底,画师能力达不到的话,只怕也画不好,而且这样造价也太贵了,不如画一只兔子吧,象征祥瑞的瑞兔,也能指代中秋,这样中秋结束以后也能继续销售。”

  “好!咱们这就去办。”

  故事演绎到这里,画外音响起:宋三彩成型于北宋时期,因色彩丰富,区别于唐三彩。而跟唐三彩最大的区别是,宋三彩更贴近生活,多为生活器皿,图案花色也极具亲和力。

  故事讲完,大家都会心一笑,纷纷鼓掌。

  主持人迟兴说道:“不错不错,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也刻画了宋三彩的来历,给大家科普了一个知识。不过我倒是觉得,那个窑口的窑主说不定也是属兔的,这才让画师画了一批瑞兔的形象。”

  邹海宁原本对于自己的演艺没什么把握的,毕竟珠玉在前,不过此时看到大家的反应,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笑道:“哈哈哈,我也觉得有可能,也可能画师也是属兔的,所以才能将这瑞兔画的如此可爱。”

  如今四个嘉宾演绎的故事都已经结束,迟兴颇为深情说了一段结束语。

  “我们《民间的宝藏》在节目策划阶段的初衷,便是认为每一件古董历经少则百年,多则上千年历史,在这岁月长河当中,它们经历了多少人,多少事,一定留下了很多让人难忘的故事。它们的价值不应该仅仅被定义为拍卖场上冰冷的数字,博物馆中隔着玻璃罩的冰冷器物,它们有被历史尘封的故事,或许它们也渴望被看见,被听见。今天这四位嘉宾,用自己的精彩演绎为我们讲述了四件古董的故事,让我们期待他们接下来几期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精彩的故事。”--

  这时,迟兴看向现场的观众。

  “大家看看你们座位的右边把手,都有一个投票器,请为四位嘉宾的四段和古董有关的故事投票,每人手中有两票,可

  以投给自己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最后我们会选出观众最喜欢的故事,给予持宝人和嘉宾特殊奖励。”--

  观众席纷纷开始投票。

  投票结果很快便出来了,获得最高票数的是靳木桐,她拍摄的《姬非和小白》的故事,虽然第二个上场,却给观众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祁珩的票数以微弱劣势区居第二。

  节目组为白釉莲台坐狮像的持宝人,和讲述人靳木桐都分别颁发了证书

  和奖品。

  第一集 的拍摄便到此结束。

  “咔!收工!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导演伊涛站起来说道。

  现场的观众意犹未尽的退场,四位嘉宾则是等着下一期的安排。

  “我们今天拍摄的第一集 的内容,其实在实际播放中,由于时长的原因,是四期的内容,而且我们节目采取一边拍一边播的方式,下一期拍摄的时候,这节目已经开播大概两集了。下次拍摄时间定为一个月以后,这期间大家可以安排自己的事情,可以留在南京,节目组依旧为嘉宾提供食宿,当然,你们也可以回家休息。好了,大家都辛苦了,咱们下月再见!”

  任嘉瑜虽然早就知道这样的工作安排,不过还是忍不住吐槽:“哎,一个月拍一次,每次耽搁十来天,这可真是耗时间哪……”

  邹海宁说道:“经纪人签合同的时候,拍摄安排早就写在合同中了的,也能理解,这种节目最关键的便是寻找合适的古董,否则如果都是赝品的话,咱们也编不出来什么有趣的故事,你说不是么?”

  任嘉瑜撇撇嘴,不再说什么了。

  靳木桐跟几位嘉宾都一一道别,正准备离开。

  走出演播大厅的时候,祁珩正巧和她同路。

  “靳小姐,你对我演绎的故事有何评价?”祁珩笑着问道。--

  靳木桐想了想,如实回答:“你做的非常好,现场演绎要比电影讲述手法还要难,你的故事节奏分明,既说清楚了百年前复制古董的紧迫和必要,又分别展开讲述了真品和赝品之后的故事,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祁珩微笑道:“其实,我跟郝先生在英国认识的,他的生意遍布美洲欧洲,他跟他父亲一样,帮助了许多中国出去的拍卖公司,我所在的嘉利拍卖行也跟他们有合作,所以我才知道郝先生家的故事。”

  靳木桐有些惊讶:“怎么这么巧?难道郝先生来参加节目也是你举荐的么?”

  祁珩点点头:“是呀,我决定来参加节目,得知郝先生回国,便将他介绍给了导演,没想到在那时,你在北京也挖出了这只春瓶百年前的故事,所以,我代郝先生谢谢你了。”

  第155章

  “我其实也没做什么。”靳木桐说道。

  她的确没做什么,不过是因为听得见完颜娜讲她的故事,这才找到了当初的一本手札,上面有披露一些细节,这才将故事公布出来的。

  “对了,我听说靳小姐除了跟纪教授学习古董修复之外,也在经营一家古董店是吧?”祁珩问道。

  靳木桐点点头:“是,在锦城海西路。”

  “我虽如今只是嘉利拍卖行的顾问,不过有些事情也不得不过问,嘉利拍卖行近期要赴英国参加一次重要的拍卖会,这关系到拍卖行在国际上打出知名度,所以如果你那有什么好东西的话,可以考虑交给嘉利拍卖行拍卖。最近公司正愁没有足够多合适的拍品呢。”

  靳木桐也听说过嘉利拍卖行,这是一家在国内排名前十的拍卖行,颇有实力,没想到他们在征集古董方面也遇到难处。

  不过这也是能理解的,毕竟如今赝品当道,大开门的古董原本就少,加上最近几年兴起的收藏热,各大博物馆也在大力的购藏精品,在市场上流动的真品就越发稀罕了,想要参加国际性的拍卖会,寻常古董也拿不出手,所以拍卖行也在尽力寻找拍品。

  “我店里目前倒是有几件,不过都是玉器为主,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需要的。”

  祁珩说道:“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拍了照片发给我,我先大概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