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5节(2 / 2)


  打开店门时,已经有不少人在门外等候了。

  “哇,开了开了!”

  “真的开了!是店铺开门了,里面的博物馆也开了吗?”

  “不知道呢!应该也同时开了吧!哇塞,好期待呢!”

  “啊啊啊,快点,后面又来人了,咱们得快点进去。”

  这时,邓来庆和汪阳都站在门口,对来客说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个的进去。”

  参观游客进入院落以后,非常有秩序的进入排队通道,第一批游客很快便开始参观了,第二批游客在排队区领取号码,便可以在院落中稍事休息。

  “哇!等候十五分钟可以领取一份小吃!这是真的吗?”

  一位参观者看着自己手上的号码说道。

  “真的吗?”另一人也拿着手上的纸兴奋问道,还去找翟薇证实。

  翟薇十分耐心的说道:“是的呢,只要你的等待时间超过了十五分钟,我们将会为你提供一份小吃。不过一个手机号码只能提供一份。”

  “哇,你们想的太贴心了!哈哈哈哈,我能不能不进去呢?”

  “当然可以,不过这样的话,错过了只能重新排队了。”

  “为了小吃,我重新排也没事!”

  来参观的吃货们突然发现了这家店的全新打开方式,大家都在院子里美滋滋的等着。

  当参观者越来越多时,邓来庆才感慨,这位刚来的段先生简直神奇,他想出的方法让整个参观井然有序,大家没有推攘没有抱怨,排队也排得非常愉快。

  第217章

  谢杭是锦城人, 也是《民间的宝藏》的忠实观众, 打从得知嘉宾靳木桐是锦城人,也在锦城海西路开了一家古董店以后,他便来了好几趟, 无意中尝到过一次“品古斋”的酸梅汤和豌豆黄以后, 他便一直念念不忘,此时正在院子里美滋滋的等着过十五分钟领小吃的。

  这时, 有一名参观者从博物馆里走了出来,正在埋头发微博。

  谢杭忍不住叫住对方:“哎, 兄弟, 里面展览怎么样?”

  那人点头:“非常好。”

  谢杭有些心痒:“怎么个好法?”

  那人抬头看他一眼:“昨天晚上的《民间的宝藏》你看了吧?”

  谢杭:“看了啊。”

  “那个能变成女孩的笔洗, 也在里面展出呢,而且我怀疑……”

  “怀疑什么?”

  “我怀疑那笔洗价值不菲, 看上去就是一副买不起的样子。”

  谢杭一听居然展出的物件里面还有昨天在故事中讲述的笔洗,立刻就忍不住了,站起身就要往门口走。

  旁边有个女生好奇问道:“咦, 你不等了吗?不是说等十五分钟就有小吃?”

  谢杭说道:“待会看完出来想吃还能买, 我得先看笔洗去。”

  女生听说有笔洗,也好奇了, 跟着他一起走到门口排号处。

  段仁接过他们的小票一看:“你们这小票再等五分钟就可以领小吃了,怎么不等了呢?”

  谢杭说道:“到我了吗?能进去了吗?”

  段仁点点头:“可以进去,参观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

  谢杭便走进了展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树立的墙,墙上写着本次展览的主题,以及“品古斋”的发展历史。

  谢杭仔细看过以后, 心中颇有些感慨,这不仅仅是“品古斋”的发展史,也代表了锦城历史文化古街海西路的发展史。

  他身为锦城人,对锦城有这么一家传承百年的古董店非常自豪。

  他迈步走进了展厅。

  这里展出的不仅有古董,还有不少锦城、海西路和“品古斋”的老照片。

  每件古董后面,也有关于这件古董的介绍以及它与“品古斋”的故事。

  谢杭没急着去看笔洗,而是一件件看过去,原来“品古斋”曾经有过这么多有趣的古董呀。

  曾经轰动景德镇的祭红瓷瓶,无意中凑齐一对的西汉陶俑兄弟,来自清朝的宫廷御膳菜谱,跟京剧杨派传人有关的瓷杯……

  不经意间他走到了顾江南的这幅《烟雨江南》面前,谢杭抬头仰望这幅画,和电视画面中看到的一样,这幅画笔触非常细腻,又不失顾江南的潇洒肆意的风格。

  画中遥遥相对的男女,让人看了不禁感慨,不知道顾江南和覃烟雨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这时,他低头看见了展台上的那只笔洗,瞬间惊呆了。

  昨天在节目中,他只将注意力放在《烟雨江南》的故事当中,没留意那笔洗究竟长什么样,没想到今天在“品古斋”的展出中竟然真的有一只笔洗跟《烟雨江南》放在一起!

  而且,这纸笔洗瓷器也简直太美了吧!

  他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的瓷器,而且这和平时看见的瓷器质感色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