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第56节(2 / 2)


  “回公主,《春睡图》和《梳妆图》都是民妇亲手所画,进献公主的贺礼自是要做到尽善尽美,民妇一时难以抉择,便将两幅画都绣了出来。只是在送呈长史过目那日,《春睡图》不知所踪,于是便将《梳妆图》献上。谁知……”

  “你胡说……”

  江均瑶急忙开口打断明蓁的话,“这幅《春睡图》的绣样是我请画师绘制的,也是由我杨家绣庄的绣娘日夜赶工绣制出来的。”

  江均瑶极力否认,几乎是嘶吼着说出这番话。公主府的长史面色阴沉,厉声呵斥她。

  “江氏,公主面前不得放肆!”

  长宁公主面上倒是没有丝毫恼意,依旧含笑看着二人。

  “这么说来,你二人中定有一个说了谎。江氏,你所请的画师又是哪一个呢?”

  江均瑶怎么也没有料到公主竟能一眼看出这两幅绣图出自一人之手,更没有想到还都是明蓁亲自画出来的。她偷换明蓁的绣图时,虽做了安排,但在公主面前还是不免有些慌乱。

  “是……是,民妇是在墨林斋请的一位画师所画。”

  长宁公主微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

  “是请的哪一位画师所画,着人召进来见一见吧。”

  江均瑶手足无措,帮忙开口呼补救。

  “民妇记错了,不是墨林斋的画师所画,此画是一名秀才寄卖在墨林斋的,民妇并不知他姓甚名谁。”

  她的话音落下,厅内顿时鸦雀无声。江均瑶百般推诿,不得不让人起疑心。长宁公主面上的笑容更是淡了下来,神色凛然。

  “江氏,你所言可是实话?你可知本宫最不喜的,便是被人蒙骗。”

  知府夫人和何夫人面上都是一紧,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公主竟会对这事追究到底。

  江均瑶的嫡母江夫人也在座,这些年,江同知宠爱江均瑶母女,她在府中险些都要没有立足之地了,自然是恨她们母女入骨。此刻见江均瑶被公主逼问,她丝毫没有想要出手相帮的意思,甚至心里暗暗期盼她能被公主整治一番才好呢。

  江均瑶汗如雨下,脑中一片空白。她想到明蓁会因为绣图被换告到知县夫人那里,他爹是何知县的顶头上司,她相信足以可以糊弄过去,何夫人不能将自己怎么样,可她万万没想到公主竟然一眼看出两幅画出自一人之手,且非要将作画之人找出。

  她被公主的威严吓住了,但到了这个地步,她更不能承认此事。江均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民妇不敢,请公主恕罪!但是此绣样确实是民妇请人所画。”

  她抵死不认,长宁公主并不意外。

  “既然如此,便宣那墨林斋的人来见,本宫定要弄清此事原委。”

  知府夫人与何夫人见公主动怒,帮忙起身跪下请罪。

  “是臣妇失职,扰了公主的雅兴。此事不敢劳动公主,臣妇回头定将查明原委再来回禀公主。”

  明蓁也跟着众人一起跪下,她心中也是如此想的,公主身份贵重,怎会管这等小事,此事应会交给知府夫人查办。若是如此,她便可趁机说明桂香之事,请知府夫人做主。

  江同知仗着和张首辅有亲,一直对知府大人不甚恭敬,两人之间积怨已久,知府大人一定会趁此机会压制江同知,桂香的卖身契也能顺利赎回。

  可是令众人没有想到的事,公主却不理会她们的请求。

  “无事,你们都起来吧。这两幅绣屏中的美人画像深得我意,我自是要弄清这作画者到底是何人。何夫人,着人去宣墨林斋的人来,我们在此等着便是。”

  何夫人心中大惊,她怎敢让公主久等。况且墨林斋不过是县城中一间再小不过的书画铺,东家是个酒色之徒,掌柜的也是个坑蒙拐骗之徒,常用一些临摹之作冒充古画作假销售。

  这样的混人怎能带来见公主,若是冲撞了公主,她家老爷怕是连头上的乌纱帽也保不住了。

  明蓁也没想到公主竟然会亲自审问此事,她深知何夫人的为难之处,不想此事再起波澜,忙向公主请罪。

  “民妇有事隐瞒公主,还望公主恕罪!”

  听到明蓁这么说,知府夫人面色一变。原本她是相信明蓁的为人的,也想借机惩治江均瑶一番。难道她弟弟说得不实,这些画不是姚明蓁所做?

  江均瑶心中却狂喜,一股狂热的燥意席卷了她的全身,她也顾不得其他了,狂喊出声。

  “公主,你听,姚明蓁她承认了,这画根本就不是她画的!”

  她面上的神情有些扭曲,几近癫狂。

  长宁公主皱眉有些不喜,继续看向明蓁问道:“姚氏,你有何事欺瞒本宫?”

  “禀公主,民妇春华堂所出的绣品都有一个统一的标识,会将“春华”二字化作纹饰绣在不起眼之处。这幅《春睡图》是我春华堂所绣,图中也有此标识。”

  “还有此事?”长宁公主不禁起了几分兴致,她的眼神不过微动,侍女就已会意将绣屏呈到她面前。

  长宁公主对着绣屏细细查看了一番,又笑着唤知府夫人等人。

  “你们也来看看,这上面可有标识?”

  几位夫人也忙凑上前,却都是一无所获,面上不免有些异色。

  “公主,我等眼拙,不曾看到。”

  长宁公主并不恼,笑容温婉地看向明蓁。

  “姚氏,既如此,你便来和大家指出吧!”

  “是!”

  明蓁上前指着绣屏中角落处的几片牡丹叶脉,“公主和诸位夫人请看,这“春华”二字便在此处。”

  长宁公主眼中多了几分赞赏:“好灵巧的心思!这台县果真是人杰地灵之地,竟能养出你这等聪慧俊秀的女子。”

  “公主盛赞,民妇愧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