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城小饭馆第68节(2 / 2)


  到了最后,他到底没有去楚王府。

  王大汫一直在书房坐了大半夜,进宫打探的人这才匆匆回来,他也顾不上夜深了,忙问道。”太后娘娘那边最近可有异动?”

  他买通的是窦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是窦太后身边的红人,哪怕窦太后心思深沉,可大事小事依旧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他心里还怀有着几分希望,若真的出了这么大事儿,宫里头肯定会有消息传来的!

  第148章 牡丹小果

  前来答话的是王大汫身边的管事王管事,是他的心腹,这么些年,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是交给王管事去做的。

  秋末的夜里已是凉飕飕的,可王管事额上却布着密密麻麻的汗珠,将门紧紧关上后这才道。”老爷,不好了,太后娘娘那边……也不大对劲。”

  “之前不是说宁国公府的宋宴因为亲事与太后娘娘闹得不痛快吗?前些日子太后娘娘晓得宋宴留宿楚风馆之后,气的摔了好几个茶盅,可就算是这样,太后娘娘也并没有责怪宋宴,我觉得……这件事不寻常,这哪里是太后娘娘的性子?”

  王大汫却还怀揣着一丝希望吗,“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太后娘娘一向对宋宴很好的。”

  “不,不是的。“王管事胡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声音更低了几分,”就算是太后娘娘疼惜宋宴,可也不会这么好脾气,倒像是有事求着宋宴似的。”

  “这几日宋宴是时常进宫,一进宫太后娘娘就把身边的人都遣了下去,有一次一个宫女想着太后娘娘到了喝药的时辰,端着药进去,谁知道太后娘娘直接把药砸到那宫女的脸上,说是以后没有她的吩咐,谁也不能进来。”

  “虽说太后娘娘的脾气一向不大好,却也没有这样不好过的……咱们安插进去的人说过,有次半夜太后娘娘做梦时还喊着先太子的名字,这几日时常发呆,有几次还在抹眼泪。”

  “还有一次淑妃娘娘带着大皇子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看着大皇子只说若先太子的孩子还活着,只怕比大皇子还要高一个头。”

  王大汫听的是胆颤心惊的。

  窦太后是什么人?她可不会无缘无故说起这样的话。

  当初先太子被斩杀之后,窦太后听闻消息晕了过去,云太妃还不忘在窦太后离宫之前上前踩了两脚,窦太后悲怆欲绝,可当着云太妃的面却是一滴眼泪都没掉。

  先太子妃张氏已有身孕,听闻消息后直接三尺白绫挂在房梁上,是一尸两命。

  窦太后听闻这个消息后,什么话都没说,宛如没事人一般,可当她被送到别院不久,却是一个月之间白了头发,可见她是一个多隐忍的人。

  王大汫沉吟片刻,只道。”看样子这件事还真的与先太子有关系……皇上呢?皇上那边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皇上那边倒是好打听多了。

  最近皇上提拔了先太子妃张氏的娘家人为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这可是实打实的肥差,他还找出了许多小时候先太子的东西来,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这些小东西发呆……有一次还问起身边的内侍,说想把张氏的侄女嫁给宋宴好不好,这样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众所周知,张家自先太子谋逆一案后,也是得先皇厌弃,如今纵有皇上帮衬,却也不过是平平而已,张家的女儿嫁给宋宴,那是实打实的高攀。

  王大汫是个很聪明的人,当即就抓住了话里的关键处,“皇上想把先太子妃的侄女嫁给宋宴?”

  这可真的是无上的荣耀了。

  对皇上而言,皇宫就像是牢笼,不管是对于皇宫还是皇位,皇上都不算特别喜欢,他格外偏疼宋宴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肆意张扬,活成了皇上羡慕的样子。

  王管事点点头,“皇上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当时旁边有人委婉说宋宴的亲事得太后娘娘点头,皇上这才作罢。”

  王大汫颓然坐在太师椅上,索性告了假并未去上朝,一直在想到底该怎么办。

  这边宋宴却像是没事人似的,下朝之后直接去了慈宁宫。

  窦太后一看到他过来就将身边的人遣了下去,还不忘再三交代不准任何人进来,最后更是忙道。”……怎么样?有消息了吗?”

  宋宴恭恭敬敬道。”这几日我去过善堂,也去过保定,大兴等一些地方,可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我派人去更远的地方找了,既然是给大舅舅过继孩子,那肯定是不能马虎,得选一个好的,这件事也不能叫别人知道,免得落到有心人眼里,会大做文章。”

  “皇上也说过,年纪大些也无所谓,到时候放在庄子上好生养着,只要性子纯善晓得上进就好……”

  是了,这几日窦太后与皇上一心挂念先太子,正是因为这件事。

  前几日宋宴进宫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先太子变成了孤魂野鬼,四处飘荡,身为母亲,听闻这种话自然心里不舒服。

  再加上宋宴又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得道高僧,这得道高僧说什么皇宫内煞气太重,当年先太子的冤魂依旧未散去,牵挂着窦太后与皇上,还怨恨当年没了的张氏和孩子……所以窦太后便做主给先太子过继一个孩子。

  不管是替先太子过继也好,还是请了得道高僧进宫也好,这些都是见不得光的,窦太后自然是要遮着掩着的。

  心里藏着有事儿,不管是窦太后也好,还是皇上也好,平日里心心念念的自然是先太子了。

  窦太后点点头,颇为赞同他的话,“这倒是没错,毕竟这孩子见不得光,等到时候考了科举当了官,若是个张狂的,把这件事说出来,那可对文武百官不好交代,落在有心人眼里,肯定会大做文章的。”

  “要是可以,最好可以找一男一女,原先你大舅舅小时候曾有人给他算过命,说他是个有福气的,能儿孙满堂。”

  “如今我们都还在,那孩子若碰上个什么事儿,哀家还能帮一帮,等着以后了,有个兄弟姐妹的,也有个可以帮着出主意的人。”

  宋宴只说是,“还是您想的周到,我们都没有想到这里来……那照这样说来,上次那一对兄妹就不错,本就是亲兄妹,一个五岁,一个三岁,两个人长得都很好,刚好一起被接到庄子上去,应该也不会怎么害怕的。”

  老人家总是喜欢听些软和话,特别是宋宴总是不大一样,别人在窦太后跟前是大气不敢喘息一下,可宋宴却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这奉承话听起来是格外顺耳。

  窦太后顿时就是喜上眉梢,招呼人进来,“去拿小厨房刚做出来的牡丹小果给琳琅尝尝,我觉得不错。”

  宁国公府小厨房的手艺本就是一等一的,那慈宁宫小厨房的手艺更不必提。

  宋宴是记得这道牡丹小果的,无非就是将糕点做成牡丹花的形状,做的是惟妙惟肖,味道虽也不错,但比起其他宫中御点来说,也是差不了太多。

  他记得窦太后曾说过,这浅粉色的花瓣是用石榴汁浇到澄面里面的,一层层花瓣薄如宣纸,再上锅蒸,工艺很麻烦,稍有不慎吗,花瓣就掉了碎了。

  也正是因为不寻常,所以窦太后格外偏爱这道菜。

  宋宴吃着牡丹小果,想的却是顾念溪做的糕点。

  在他看来,顾念溪的手艺完全不比慈宁宫小厨房差,要是顾念溪不怕麻烦,肯定做的比这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