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57)(2 / 2)


  而他接下来的话说完,这样的生活可能也要没有了,但尽管如此,青年吸了口气,接着道:纱户事小,但臣以为,此次也是商户的一次试探,若是购买全新机械的纱户铩羽而归,以后怕是没有商户敢进行设备的升级了,臣斗胆揣测,这应当并非朝廷愿意看到的场景,是以,臣请殿下出手相助。

  他的话出口后,室内一片寂静,伺候的内侍和宫女们都眼观鼻,鼻观心,就连呼吸都静悄悄的,只是不由在心里悄悄感叹这个陌生的小官好生胆大,这话中可是带着不少威胁的意思。

  唔片刻后,就在室内的气氛冷得要将夏元吉的心冻住之时,身着暗黄色常服的青年动了动,他将手里头的奏书翻了一页,淡然道:接着说。

  夏元吉的心力猛然一松,他将方才一直静静憋着的一口气吐出,强自定了定心神,臣于商道不精,但臣觉得纱坊铺开的速度有些过于讯捷,此前,臣自户部调阅了大明书坊扩展速度做对比,大明的书坊在《三国》一书风靡之后大量开设,书坊的投资比之纱坊更低,但铺展速度不过其六成,所以臣斗胆猜测

  你觉得背后有推手?

  是,臣愚钝。

  木白笑了,他将手中的奏折合起,放到一边,又从桌上捡起一册,递给了内官:你果然很敏锐,看看这个。

  夏元吉接过,展开一看顿时心惊,这份奏书上清楚写着一份资金流向,其中关系可谓错综复杂,但若是将关键词提取出来,终究离不开布商、钱庄、纱坊、仅仅这三方。

  资金从布商流出,通过各种手段经过钱庄抵达纱坊。

  真是因为有了充足的资金,大明的纱坊主们才会大刀阔斧得进行了产业升级。

  这本不是一件坏事,若是一家两家布商资金有盈余,通过钱庄贷于纱坊,也算正常,但这上头的布商名讳密密麻麻,足有三四十家,要说是个别情况着实勉强。

  这分明是一场没有见血的厮杀和围剿。

  你的猜测没错。仿佛从他的表情中判断出了他心中猜测,木白点了点头:纺织业一直都是江南地区的支柱龙头产业,在此前数年,无论是蚕丝还是棉布,布料的议价权有泰半都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但近些年来,随着海运、广粤一地近水楼台,能以更廉价的价格购得棉花,加上外贸更为方便,广粤一地开始派人大批量采购江浙一地的布匹,因发现其产量受江浙商户桎梏,便有意将棉花运入山区,利用当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是以江南的议价权正在减弱。

  似是为了方便他理解,木白这段话说的很慢,但他话语中的含义十分明白。

  正因为大明开了海贸,将棉花种植的优势从江南一带扒拉走,如今又有了纱坊日渐强势,这才有了察觉到危机的江南商户联合起来,凶性大发,意图通过如今的手段一口气咬死纱坊的情况发生。

  作为棉纺行业第一步的纺纱若是被遏制,那么就算有再多的棉花也对布价起不了多大影响。若是真被他们达成了目的,布料的价格或许当真有可能被他们操控。

  在如今的大明,布帛本身也是有价货物,能够握住定价权,某种程度来说和把持住粮价的效果差不多。

  想明白这一点的夏元吉顿时不寒而栗,先前只是出于同情被无辜牵连的民众,现在他才知道这里头原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

  殿下他有些干涩得开口:官府要去捉人吗?

  当然不行,木白摇了摇头,目前事情的发展还是单纯的商业领域,而且对方的所作所为没有违反任何一道大明令唔,或许非法集资算一个,但这个界限还是有些模糊,若是官方直接粗暴动手,也容易打击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用魔法来对付魔法。

  你找几个稳妥的人去联系纱坊,为他们彼此牵个线,认识一下也交流一下。木白单手托腮撑在桌案上,指尖在脸颊上点了点,他们能联合,纱坊自然也可以。积薄为厚,互帮互助,布坊能有定价权,他们自然也可以。这种事情官方不宜出面,你做得隐蔽些。

  大家都定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番厮杀,但比起原本的单方面绞杀,如今也算是针尖对麦芒,作为供应链的上下游,总会谈出个彼此都认可的价钱。

  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嘛。

  其实如今这些布商跳得真是太早了,等到日后缝纫机普及开来,对于布料的需求上升,而棉纱的供应又充足,他们自然能回归之前的高地位。

  只是如今这么一闹,日后各行各业自会有样学样,长此以往价高可得的市场会被定价机制和产业保护取代,原本可以昂着脖子领头走的布商没有意外的话,在未来恐怕只会被推着走了。虽然都是领头的,但主动和被动的感觉想也知道差的可远。

  说不定一个不好,货量充足又有了改造经验的纱坊会绕过布商进行产业升级,在如今织布机倒也不算是很机密的物品,有钱有闲的人买几台回来琢磨一下怎么改进也不是不可能。

  唔,那时候那些江南商人的表情一定很好看。

  但这又和木小白有什么关系呢?他只不过是将缝纫机的投入稍稍压了压而已。

  压的原因也完全是要优先将铁料的供应留给火器生产,这理由可完全正当,毕竟大明在发展火器近三十年后,终于要专设独立一部,主精火器、火药的制造了。

  而这也意味着,大明的火药火器将走向一个全新的台阶,无论是专业化还是标准化都将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建文四年,收全国各州铸火器之权,专于应天兵仗局。

  同年,兵仗局交出了他们成立后的第一件产品一口长身管、纺锤形的铜铁复合火炮。

  这口火炮一体成型,内有弹道外有准星,射程可达惊人的千步,而在八百步内,其准度可在一臂之间。

  它的出现,预兆着大明正式进入了枪炮世界,也昭示着这个国家自此走入了全新的征程。

  建文五年,大明第一艘搭载着舰炮的大型舰船凯旋号下海试航,由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领航,走上了第三次寻找南海那个满是矿物和牧草之岛的征程。

  这次也是周王的第一次出海,这位技能点全点在植物学上的大明藩王这次执意出行完全是为了寻找海外药草的。

  他此前听闻了海外有不少神奇的草药,还亲眼看到了不少被各方带回的植物,他早就想出去看看了,但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生,周王殿下是个体力上的弱鸡,若非这次出海的是他的同母兄长,他绝对上不了这艘船。

  在出行之前,朱橚搜集了如今大明医药方面的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各种有外在表象的疾病,尤以疫情为重,为了更精确得展现病情,他在此前特地请人使用透视画法将病状描在了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