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2 / 2)

  坐了一会子,绢姨娘便说先回去收拾,这时节天黑的早,跟她娘和嫂子也好早点儿回门去。她们娘几个走后,姜采青便叫人备了两匹细棉、两匹绫子,另有鸡鱼肉酒四样,给绢姨娘做回门的礼,本来她想多送几匹粗棉、葛布,何家是佃农,绫子可能不实用,何家怕也没人舍得穿。可转念一想,送人一瓶茅台那叫礼,送人一板车白菜那叫什么了?不实用归不实用,毕竟是绢姨娘的面子,拿来送礼还是转卖那就是他何家的事情了。

  棠姨娘出门都是轿子,想到何家婆媳是走路来的,总得再叫绢姨娘带上丫鬟婆子,姜采青便叫柳妈妈去安派人备了两架马车,装好东西,挑了四个护院随行,一应车马随从在外院候着。

  绢姨娘临走前来跟姜采青辞行,眼睛有些泛红,她不是能说会道的人,默默福了一福就走了。

  “绢姨娘是个有福分的,娘家亲人这样记挂着她。”想到绢姨娘的娘家人每年正月十六都早早赶到张家来,等着看看女儿,巴望着能接女儿回门一趟,姜采青便觉着何家想必是十分疼爱这个女儿的,贫苦人家的亲情往往才更真。

  如今在她的想象中,绢姨娘差点就跟白毛女联系上了。地主纳了佃农家的女儿做妾,佃农一家子舍不得女儿却无力抗争,时刻心疼惦念女儿,天不亮踩着冰雪赶路来看女儿,却叫个管家奴才晾在大门口欺负……

  万恶的旧社会啊!

  “什么福分,青娘子哪里知道,他何家能不记挂这个女儿吗,一家子都拿她当贵人呢。”姜采青靠着软塌闲坐,柳妈妈便坐在门旁叨叨,“她娘家在黑石庄,十多年前逃荒来的,听说一家子眼看就要饿死了,叫张家善心收留在庄子上,赁几亩地给他耕种。本来穷的要死,大人小孩都吃不饱饭,如今可算是得了这个女儿的益了。大娘子当初说她八字好,纳来给官人做妾,给了一笔买妾银子,她二嫂子就是用那银子娶的,之后绢姨娘暗地里周济家里一些,逢年过节她娘家只要来人,绢姨娘总归会悄悄给些私房,衣裳什么的也会给。前年她爹有病,搁在旁人家怕早死了,哪来的钱吃药?也是大娘子明里赏一份,绢姨娘暗里贴一份,好歹救了一条命回来。她下边还有个弟弟,如今听说也定下了亲事,要不是有她这个女儿,她家哪来的这样好命?”

  第28章 操心(入v第二更)

  姜采青听到这一番絮叨,竟发现现实跟她一厢情愿的想象,差距还挺大的,她没好气地斥了柳妈妈一句:“你倒是闲得慌,把人家的家事打听得这样清楚做什么。”

  “老奴哪用着打听她,老奴家里原先也在白石庄佃几亩地种,还能不知道她家?绢姨娘上头除了大哥二哥,还有个三姐的,嫁了个穷*汉,怎不见她娘家整日惦记?倒是听说她三姐每回去娘家,她两个嫂子都不想待见,嫌她在娘家吃着喝着还会要东西。她三姐日子穷,可不就想从娘家要点儿贴补吗,哪能给她比?不说旁的,今日她娘和嫂子来,您和周姨娘赏的那两个荷包,加起来怕不少于十两银子,足够她一大家子这两年油盐酱醋的了。”

  姜采青听的郁闷,合着竟是她自己迂了,以为是看到了亲情真挚,还感动巴拉的呢,却原来还有这些子弯弯绕绕。姜采青不禁有些唏嘘,问了一句:“那绢姨娘就不埋怨她家里么?”

  “埋怨什么?”柳妈妈不以为然,“她做女儿的,自然想要帮衬娘家,娘家得了她的益,对她着意殷勤些,那也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埋怨的?”

  天黑时候,去送绢姨娘的两架车马并四个护卫转头回来,说是何家安置不了这么多人,只留下一个贴身丫鬟和一个婆子伺候。

  姜采青竟没想到,绢姨娘这趟回门却在后院激起了涟漪。好在只是涟漪,成不了风波。本来出了年关,姨娘们都恢复在自己屋里吃饭了,周姨娘晚饭前特意打发人来说,晚间她叫厨房备了饭菜,请家里一起到偏厅用晚饭。

  晚饭吃得还算融洽,棠姨娘也来了,依旧裹着月白的大披风,却基本没说话。菊姨娘话就格外多了,说些子吃吃喝喝、衣裳首饰之类的话题,引着姜采青和周姨娘说话逗闷子,只在吃完了饭端茶漱口的时候,忽然提了一句:“绢姨娘这会子也不知在做什么,差不多也该用过晚饭了。”

  绫姨娘忙前忙后,跟平日倒没什么不同,听了菊姨娘的话,拿起黄铜小茶壶把菊姨娘的茶杯倒满,笑笑说道:“回来问她吃了什么好的,叫她给我们做。”

  “我小的时候,娘亲会给我做面汤,面疙瘩弄得细细小小的,跟米粒儿一样大,记不得怎么弄的了,那时候才几岁呀。”菊姨娘笑得柔柔婉婉,美丽的眼睛弯出妩媚动人的风情,叫她的丫鬟:“去跟厨房说,我明日早饭要一碗面汤。”

  “米粒大的面疙瘩也不难弄,拿刷锅子搅出来的。明日我抽得出手,给你做一碗就是了。”绫姨娘说。刷锅子是当地用高粱穗扎成一小把,用来刷锅的。

  菊姨娘忙道:“那可不用,我也就一时寻思着好吃罢了,绢姨娘不在,你一个人照管青娘子的饭食,就够你忙了。”

  “一碗面汤也不用多大会子,厨房里不是还有人么。”绫姨娘笑道,便转向姜采青问道:“青娘子可是想吃面汤?奴婢干脆就多做几碗。”

  “那就多做几碗,明早大家一起尝尝,这时节吃面汤倒是滋润。”姜采青点头,吃货本色使然,便又嘱咐道:“先叫厨房今晚拿大骨头小火慢慢炖了,明早上边油都凝了,抹去油做底汤。”

  一顿饭吃着聊着,饭后赵二家的又送来了清爽去腻的玫瑰马蹄冻糕,免不了又捏两块。她衣服里揣的小枕头刚又换了个稍微厚一层的,眼看着分明有了鼓起的小肚子,索性摸摸肚子笑道:“今晚吃的撑了,都怨素绫做的饭菜太好吃。”

  “青娘子夸奴婢呢,其实今晚的菜,菜单是奴婢过问的不假,奴婢却只做了那个拔丝山药和香菇炖鸽子。”绫姨娘忙道。

  “青娘你那肚子,不吃饭也该撑大了,越来越大要大,要不这些日子我们不是白喂你了?”周姨娘打趣道,众人都跟着笑成一片,几人坐着喝了会子茶,便相伴着回后院去,明明才下过雪,天却是晴的,正月十六的月色格外好,看着皎洁明亮的一轮,映着雪光,竟照得地上都不用灯笼了。

  “月色这样好,明日该是个晴好的天,这雪一两天就该化光了,打了春的雪,总是不会像腊月里化的那样慢。庄子里每年正月里就开始给韭菜畦盖上一层草苫子,青娘等到二月头就能有韭菜芽儿吃了。往后春暖花开,各样瓜果菜蔬都下来了,吃头上也好叫你少些委屈。”

  进了后院,绫姨娘便回自己屋去了,棠姨娘邀了菊姨娘一起去她屋里闲坐。姜采青本想在庭院里慢慢溜达两圈消食的,周姨娘却停在腊梅树下,拉着姜采青说话。姜采青见她还要说下去的样子,便说道:“天也还早,银瓶姐姐要是还不困,去我屋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