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2 / 2)

  姜采青坐着慢慢喝她的冰糖红枣茶,耳边听着店堂里的谈话。要说大户人家的规矩也是好,王兆带着的那两桌护卫,纷纷端坐喝茶,就没有高声谈笑胡扯的。那几个行商一边斗酒,一边商量着进了城要找哪几家商铺,听口气是贩运干货的。而那桌的几个书生,则正在咬文嚼字地谈论诗词文章。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饭菜很快送来,姜采青才接过花罗递的筷子,忽然听到一个书生高声吟诵起来。他话音一落,同桌的书生纷纷笑道:“李兄怎的错了?枉你自负才高,这唐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你竟也能读错?”

  “尔等懂什么!”那姓李的书生说道,“我读得哪里是他的原诗?你竟听不出来,这分明是一首词么?”

  同桌几个书生一番讨论说笑,随即那陈书生卖弄地高声继续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姜采青心中忽然一动,这改出来的词,她听过的。

  “噫,李兄果然才子,这诗经你一改,竟真成了一首好词。”

  “嗟,无知。这哪里是我改的?”那李书生笑道,“这首词,却是一位闺阁才女改的,真真咏絮之才,七巧玲珑啊。”

  “闺阁女子?嗬,若是真的,这女子当真堪称才女了。”接话的书生语气一转,忽然带着些猥琐嬉笑道:“只是这闺阁女子的诗词,多不外传的,怎的却叫李兄得了来?难不成是红颜知己的相好么?”

  “胡说,切莫亵渎佳人!”李书生斥道,“我偶然听了来,钦慕不已,你们这些人,可不要亵渎佳人,满口的胡言乱语,大煞风景。”

  姜采青放下筷子,忽然没了食欲。

  这改出来的词,她真的听过,中学时候,老师当做文学典故讲过。她隐约记得,这词似乎是清代那位名臣才子纪晓岚改的吧?此时此地,怎的竟提前好几百年叫人读了出来?难不成她在这里还有同样穿来的老乡?

  或许,是她多心了吧?也或许,这古代真的就有一个闺阁才女,提前纪晓岚几百年改了这首词呢,只是没被留下笔墨记录罢了。

  “娘子用饭。”魏妈妈侧身给姜采青舀了碗汤,问道:“娘子想什么呢?”

  “想……才女。”姜采青一笑,接了汤碗吃饭。

  “高门大户人家,女儿读书多得是,裴府的女公子们也都是从小开蒙读书的。”魏妈妈笑道,“要说才女,娘子到了裴家只怕见得不少,只是正经的高门贵女,诗词还真少有外传的。”

  ******************

  乔厨的鱼炖得果然鲜美,姜采青吃了半碗米饭,又浓浓地喝了一碗鱼汤,搁了筷子。见魏妈妈她们也都搁了筷子,姜采青笑笑问福月道:“福月儿,吃饱了没?”

  “饱了。”福月笑眯眯答道。

  “那我们回马车里歇息一会子吧,这店堂里吵。”

  她起身步出雅间,花罗忙过来扶着她,才走回马车,远远便听见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姜采青抬头看去,只见一路尘土,尘土中一骑飞驰而来,后头紧追着几匹马,这前头的马看着眼熟,连带那马上的人都张扬肆意,很快就到近前了。

  果然是裴六的那匹黄骠马。这马比一般的马更要高大矫健,竟把后边的随从扔下去一截。马背上的裴六少见的穿了赭红色锦袍,以前见他几回,都是白色锦袍,忽然换了这颜色,果然是鲜衣怒马,十足纨绔范儿。

  “驭!”裴六马到近前,一勒马缰,那黄骠马稳稳停住,裴六坐在马背上低头俯视着姜采青,随即又看了看跟着出来的魏妈妈,笑道:“是你们?”

  “见过六爷。”姜采青福身道,“可真是巧了。”

  “也不算巧,三哥料到你们也该到了。”

  “竟是六爷。”魏妈妈惊喜地快步过来,问道:“看样子,六爷这是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