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2 / 2)


  这让沈家人察觉有大事要发生了。

  没想到翌日宁王就突然造反, 那些兵一个个的地方搜寻, 就想找到她们的藏身之处。

  好在后来摄政王及时赶回京城救驾,平定叛乱。

  等到沈家人回到京城时,就有奴仆恭敬地请他们住进修葺好的忠勇伯府。

  这一住进去,沈老太太和乔氏都收到了一些从未有过交集的官宦人家下的帖子。

  有谁家的要讨媳妇的,请过去观礼, 有谁家老太太生辰, 请过去做客……

  这些人沈老太太压根就不认识,她带着疑惑去找了秦老夫人。

  秦老夫人笑着说:“阿姐,你别愁。往后巴着过来的人只会更多。你若是看哪家顺眼想走动,便去, 若是不想去,便回了。”

  沈老太太道:“阿宁,你也知道,我们家这个爵位就是空架子,还是因为晚丫头嫁到摄政王府才得来的。这些人家没道理会邀请我们, 只怕是冲着晚丫头去的吧?”沈老太太的意思是哪家都不去, 可不能给晚丫头增加麻烦。

  “阿姐,这并不是坏事,沈家要在京城立足,免不了要跟着世家来往, 如今只有他们捧着你们的份了。”秦老夫人也是经过此事才看出摄政王真正的实力,也才知道原来秦晟一直暗中效忠于摄政王。听他们老爷子说,那摄政王的身世只怕也不简单,这天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易主了。不过这事,她还没有告诉阿姐,不然阿姐更要忧心了。

  听了秦老夫人的话,沈老太太还是不安心。

  她道:“我要她们捧着做什么,我们沈家过好安稳日子就行。不能给晚丫头添乱才好。”更何况她一个下乡婆子去了那些地方也束手束脚,乔氏也不方便出去走动。

  沈老太太回去后想了想,找了理由就回了那些帖子,并送上了一份薄礼。

  这薄礼啊,都是从沈彦扬的花圃里,分株多出来的兰花,又不花银子,按那些人的说法,送兰花还很雅呢。

  当那些收到薄礼的人家,不仅没有微词,还对沈家更刮目相看了。

  不张扬,低调,还知礼。

  当沈家人心心念念盼着沈如晚回京,没想到先回到沈家的是沈彦松。

  沈彦松把胡子给剃掉了,沈老太太差点没认出来。

  沈老太太追着他好一顿捶打,沈彦松都笑嘻嘻的受着,还将手臂故意伸过去,“阿嬷,要是能让你消气,你就多打几下吧。”

  站在一旁的乔氏看到沈彦松灵敏的躲闪着沈老太太的扫帚,悬着的心也落下了,还好没有受伤。

  沈老太太拧着他的胳膊道:“你这小子也知道回来,你可知我们有多担心你。”

  沈彦松嘶的一声,“阿嬷,你可轻点呀!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呢。”

  “何事?”沈老太太问道。

  沈彦松咧嘴一笑,“晚晚回来了。”

  屋子里的人都看向他,沈老太太把扫帚扔到一旁,“真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沈彦松喝了一口乔氏递给他的茶水,“因为……因为我也是才从青州那边赶回来。正巧跟晚晚是一天到了京城。”

  “你见着她了吗?她还好吗?有没有瘦了?在青州吃没吃苦?”沈老太太接连问道。

  乔氏也用手比划着,问着沈如晚的情况。

  沈彦松笑道:“她好着呢。殿下让我们明儿一道去府里看她,她现在可金贵了。”

  沈老太太见沈彦松笑的奇怪,“你是不是还瞒着什么事情?”

  要去摄政王府看沈如晚,她们自然高兴,可沈彦松那表情,沈老太太一看就知道还有事情他没说出来。

  “阿嬷,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晚晚啊,她有身孕了,才会这么晚才归京。”沈彦松自青州匪患平息后,便留在青州处理余下来的事情,当他料理好了,刚回京便收到了殿下的消息。

  他高兴疯了,居然这么快就要做舅舅了。

  沈老太太和乔氏高兴又紧张,她们一晚上都在准备明天去王府要带的东西,沈家的几个爷们晚上都喝了酒,就连要沈彦远也从书院请了假。

  ……

  第二天沈如晚醒来后,楚执已经去上朝了。

  沈如晚一边用着早膳,一边听着方嬷嬷说着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事。

  她听得入神,就连汤都不想喝了。

  她惊讶的道:“也就是说夫君他这么短时间里不仅平了匪患,还平了叛乱?”她在青州的庄子里可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是啊,当初谁也没想到宁王会造反,幸好殿下留下了人。要不然那些叛军可要冲进王府来了,那可真是凶险。还好王妃当时你在青州,没有被波及到。”

  “王妃,这汤得趁热喝。”方嬷嬷出声提醒。

  沈如晚又重新舀了一勺喝了起来,现在方嬷嬷盯着她吃东西盯的可紧了。

  这时青荷急匆匆的进来,“王妃,沈老太太、夫人过来了。”

  沈如晚一下便站了起来,吓了方嬷嬷一跳,“王妃,您慢点,慢点。”

  沈如晚冲方嬷嬷笑了笑,“嬷嬷,你别紧张,我知道分寸,不会乱跑。”

  方嬷嬷捏了一把汗,她怎么可能不紧张。

  方嬷嬷扶着她到厅里的坐下,“王妃别急,沈老太太她们很好,当初宁王之乱,殿下很早就把她们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话音刚落,侍女便引着沈老太太和乔氏走了进来。

  沈如晚见到沈老太太和乔氏,双眼一下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