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2 / 2)


  但是戚玉玲这个儿媳会做事儿,而戚玉秀这个姑娘也是真的可怜见儿的不容易。正因此,老太太心里虽然不怎么熨帖,但是总归是一直没有拦着儿媳妇儿帮衬。

  可现在看着这姑娘心里还是清明的,心里也就高兴不少。

  这不是给东西多少的事儿,而是心意。

  老太太本来是这么想的,但是一看戚玉玲倒出来这个大米,整个人就懵逼了,也怪不得戚玉秀说没见过这么好的品质。她这城里吃过公家粮的老太太,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是没有见过这样白花花的大米。

  黑市儿卖的高价大米,都没得这个好。

  她低头摸了一下,用手细细的品味,说:“这真是好东西。”

  戚玉玲抬头看着妹妹,就见妹妹眼里都是开心,她晓得妹妹日子过得艰难还要送东西来,那是给她做脸面,这当姐姐的,心里可不发酸吗?

  她低头看看大米,到底是没说更多。

  既然是妹妹给她做脸面,她也不好在婆婆面前多说什么,只道:“上次你让我给你换的布料,我换回来了。”

  她回到房间,拿了一块料子出来,是一块军绿色的料子,她说:“喏,这个怎么样?这个料子是你姐夫公社的残次品,虽然是残次品,但是你看,这个只是有一点染得不匀称。加上沾染了霉斑点,你回去好好泡一泡,都是可以洗掉的。这块料子,可以给宝珠做一身儿呢。”

  戚玉秀:“呀,这可真好。”

  她爱不释手的摸着料子,抬头:“谢谢姐姐,也替我谢谢姐夫。”

  戚玉玲摆手:“这有什么谢的?你姐夫也就是给帮点小忙,我们也不耽误什么。你不晓得,你拿的那条丝巾,人家喜欢的不得了呢。”

  戚玉秀点头:“是好看啊,不过不实用。”

  条件好的才能讲究好不好看,他们这样的人家就是讲究实不实用了。

  戚玉玲点头:“那倒也是。”

  想到分粮的事儿,她又问起来:“今年的粮食,分的怎么样,够吃吗?”

  “够,姐你放心吧。”

  戚玉秀在大姐面前,实在的很:“我这次来公社就是想买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这段时间,就不打算下山了。秋天山里还是有些东西的,我打算多转转,看看能不能搞点野鸡野兔,过年也改善一下。”

  戚大姐白她一眼,说:“这话让你说的,要是真的那么容易,谁都打了。”

  戚玉秀笑:“那倒也是,不过我比别人力气大,肯定比别人机会多。”

  别说戚大姐,就连老太太都笑了出来。

  她说:“虽说你力气大,但是山上也不是那么安全,还是不能莽。”

  戚玉秀:“我晓得的,婶儿。”

  老太太看了看两姐妹,转身进了里屋儿,很快的,就拿了一个袋子出来,说:“她二妹,你不留下吃饭,我也不强留你。这个你带着回家给孩子吃。”

  老太太拿了一包花生糖,一包江米条。

  戚玉秀赶紧摆手:“婶儿,我不要,我……”

  “你啥你,我们也一样收你的东西。”

  戚玉秀脸红:“我这来一趟,咋还能拿东西……”

  “那有啥不能的?你要是不要,大娘我就要生气了。”

  戚玉秀脸红着收起了花生糖和江米条,又将一杯红糖水喝光了,放下杯子:“婶儿,姐,我先走了哈。我和村里人一起来的,还得一起往回走……”

  戚玉玲:“行吧,那姐就不留你了。有啥事儿,你就给我捎话儿。”

  戚玉秀赶紧点头:“好。”

  她是打算敢在中午之前回去,自然是耽误不得,这边办好了事儿,急匆匆的就去了供销社。别看大家都来供销社,其实也真是不买很多东西的,这哪里是他们农村妇女买得起的?

  他们一般都是买点家里要用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那也就没有旁的了。

  几人坐在供销社门口的台阶上,等着戚玉秀,话里话外少不得要说起她家能给钱的大哥。

  这三十块钱,可真是顶顶一笔巨款了。

  就像是村里的老刘家的儿子在公社上班,一个月工资是二十八的。

  也就是相当于,戚玉秀的大哥给她寄了一个月的工资,这多让人羡慕啊。

  而随着戚玉秀匆匆回来,大家又……更羡慕了。

  为啥?

  因为戚玉秀不仅大哥给力,大姐也给力啊。

  谁家姐姐嫁人了还能这么帮衬妹妹的。

  花生糖江米条就已经很夸张了,竟然还给了一块布,这小孩儿能做一身的料子,大人也能做一件上衣了啊。不得不说,大家的眼睛都要滴血了。

  戚玉秀本来想买糖,这下子倒是不用了,她买了一袋盐,一盒火柴,又打了点灯油。一行人就一起往回走。

  “你过去一趟就拿了这么多东西,你大姐的婆婆没说什么吧?”

  戚玉秀:“没有,花生糖和江米条就是婶儿非让我拿着的。他们家人很好的。”

  这又换来大家一阵死亡凝视。

  当然,也有不怀好意的,说:“那当然是愿意了,你给了你大姐三十块钱呢。你可真是心大,你也不怕你大姐给花了,她可是有家庭的。说不定,用点小恩小惠迷惑你,转头儿拿了你的钱,自己花的爽快呢。”

  戚玉秀停下脚步,严肃:“你再这么说,信不信我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