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节(2 / 2)


  其实这样的想法,可不止他们一家有闺女的这么想,其他人家也是这么想的。谁让现在的审美就是这样,大脸盘子,丰腴女子。这样的女子就是好看又好生养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你家的小事儿,我最怕的就是明年夏天咱们学校入学人数不行,知青闹事儿。”

  其实这个跟知青有关系吗?

  没有。

  但是大家都等着这么个机会出“成绩”呢。

  他们这小屁地方也压根就没个什么地主。这城里“热闹”的不行,多少人都愁着他们这边太“寒酸”呢。

  大队长:“真是烦死了,好好的种地吃饱饭不好吗?竟是整那个洋事儿。”

  他这样年纪大的人,就想着能吃饱饭,可不像那些小年轻。

  “咱们村原来倒是没有特别过分苛待女孩子的,但是你说老田家搞了招娣这么一出儿,我跟你讲,你看着咱们村子的知青老实,但是要是人多一撺掇,就不好看了。你说老田家人怎么就不能像戚玉秀一样明白事理呢。”大队长抱怨。

  会计乐呵呵:“戚玉秀是没啥能耐,可是她大哥大姐都不是一般人,那也是见多识广的,多少指点一下,戚玉秀也能听进去啊。我媳妇儿不是跟大山媳妇儿关系不错?据说,她大哥和她大姐都说过如果孩子念书,他们拿钱……你瞅瞅。这谁家做的到?”

  听到这话,大队长都要羡慕了。

  不过,闲话过后,大队长倒是说:“我得找老田家谈一谈,这个女孩子,也得读书,他们家可别给咱们村子扯后腿。”

  “他们未必听。”

  大队长气哄哄了:“不听?不听就让他们去打听打听隔壁公社的事儿,他们是不想过日子了。”

  这头儿大队长他们正讨论怎么跟老田家谈呢。那头呢,村里人已经晓得戚玉秀今年当选了先进劳动工作者。这个名声是很好的,大家嫉妒的不要不要的。

  往年的先进工作者,最起码也能发一个搪瓷杯一个笔记本。

  就只冲这两个,就让人恨不能取而代之。

  不说旁的,这几天戚玉秀领着孩子去上课,都能感觉到有些人的阴阳怪气了,不过戚玉秀是不理会他们的,真的要是招惹她,她肯定不客气。没有直接的把话说出来,她就把他们当个屁。

  不过要说让戚玉秀诧异的地方,也是有的。

  没想到,这几天老田家的几个小孩儿每天下午也都来上扫盲班的课了。

  你说,这不让人诧异?

  不仅是他们,还有别的人家,也有小孩子过来的,小孩子虽然多了,课堂倒是乱了不少。

  戚玉秀估计是跟隔壁公社的事儿有关了,他们大队长肯定是不想他们大队也被这样的事儿牵扯进去,不然他这大队长的活儿可不好干。

  戚玉秀诧异于这些,小宝珠他们倒是无所谓的,小宝珠和小宝山窃窃私语:“现在小朋友多了,我们更要努力了。不能比他们差。”

  宝山点头:“你说得对。”

  第39章 小孩儿(三更合一)

  作为老师的轮班知青来看, 虽然多了人,但是却很烦人。

  因为,好些个小孩儿根本坐不住, 而且来了也不是真心想学习, 就是过来混时间。让他们很受挫。虽然他们是无奈的来做扫盲班的老师,但是到底也是个老师。是很满足于学生认真听讲的, 把他们当回事儿的。

  这就仿佛弥补了他们做体力活儿的不行。

  大概隐藏这样一股子含义, 喏, 你看我种玉米不行, 收地瓜不行, 但是我比你们有学问啊。我认字儿我会算术我读书了, 我是一个能干男孩儿/女孩儿。

  但是现在增加的这些人,根本不是真的想要“扫盲”,他们就是来混日子,不听讲就算了还嘀嘀咕咕说小话儿,你说烦不烦人。

  轮班做老师的几个知青都不怎么乐意。

  真正是想来多少学点东西的,也不怎么乐意,本来一节课能讲十个字, 现在因为混乱能讲八个, 他们自然是烦躁。

  不过要说这些人里,也有高兴的。

  例如, 小宝珠兄妹。

  原来整个扫盲班只有他们几个小孩儿,现在人多了, 他们自然高兴呀。

  当然也不是为了有小伙伴,这两个小孩儿这两年就没有什么小伙伴, 哪里会对小伙伴这么渴望呢。他们是因为有比较啦。以前没有别的小孩儿,不能证明自己。现在有了别的小孩子, 就可以了呀。

  田家?虚荣?小兄妹。

  确实,有了对比之后,大家越发的觉得这两个小孩儿乖巧懂事儿又好学了。

  再看自家的娃,怎么就那么想打屁股呢!

  其他小孩儿:“……”

  人心啊,太险恶了。

  招娣可真是没想到,她堂妹他们原来这么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这个词儿是她后来学到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十分当用的。上一辈子招娣没读过什么书,不过后来自己做小生意也是学了认字,也学了算账。

  所以现在她上不上扫盲班,其实的意义不大。

  刚重生的时候,她是很想来的,但是后来又反应过来。自己的目标该是上学,扫盲班不是那么重要。不过大队长来他家不知道说了什么,她奶倒是一股脑的将他们赶了过来。

  虽然她没有来读扫盲班的必要,但是能出来还是高兴的,这两天田家的气氛可不是很好。能出来总是好过待在家里。

  谁让,大伯母今年评上了现金劳动工作者了呢。他家怎么能不嫉妒?

  提到这个事儿,招娣突然就想起一件事儿,

  这件事儿就跟她大伯母当选先进工作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