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2节(2 / 2)


  这次的那边,指的是山上的老房子了,也是宝珠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戚玉秀摇头:“不过去了,山上没水没电,没有这头儿方便,你就回来这么几天,还是住的舒服点。”

  顿了一下,戚玉秀说:“不过年前你们跟我上山一趟,祭拜一下你爸。”

  宝珠:“好。”

  “你爸肯定知道我们过这么好了,他也肯定为我们高兴。”

  其实戚玉秀原来手里就有钱,但是他们没有正八经稳定的来源,提出买房子很容易招惹是非的,可以说宝山的爷爷这次真是帮了大忙了。不过戚玉秀也想过了,他们虽然收下了,但是等宝山回来,她是要还给宝山的。

  不是作为归还。

  而是,宝山是她的儿子啊,她给自己儿子的,还能不要?

  戚玉秀:“你们晓得不能去那边之后,我觉得最遗憾的是啥吗?”

  宝珠和宝乐默默摇头,不知道啊。

  戚玉秀幽幽:“我不能给你爸烧金元宝了,希望之前给他烧的车马金元宝,他还有存,不然每次就烧这么一点点的纸钱,也不知道够不够你爸花。你爸活着的时候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他连大米饭都没吃过几顿。咱们日子好了,我希望他在下面也过得好。”

  宝珠和宝乐:“………………”

  戚玉秀甩甩头,说:“算了,你们不会懂的。”

  宝珠立刻上前,抱住妈妈,头搁在她的肩膀上,说:“我懂的。”

  她软和的说:“我懂妈妈的心思,等我也帮忙打听,看看哪里有卖金元宝那些东西。”

  宝乐:“我也是。”

  姐弟两个,都靠在了戚玉秀的肩膀,一边儿一个,戚玉秀笑了出来,说:“好。”

  “争取让爸爸在下面成为最富贵的人!”宝珠放出豪言壮志。

  “富过阎王!”宝乐也不甘示弱。

  戚玉秀:“……”

  你们能懂我,那是正常的。

  但是我现在有点不懂你们了。

  不过,戚玉秀倒是心情好好的翘起了嘴角。

  这边娘三儿其乐融融,那头儿招娣他们回到老田家,一进院子就被田三媳妇儿看见了,她飞快的冲上去,说:“你们几个丫头可算是回来了!这都年底了。不知道回来准备过年吗?”

  说话间就要抢东西。

  招娣却不肯松手:“奶,奶……”

  田三媳妇儿恨恨的看着大闺女,眼里都要射出刀子了。她就知道,这个闺女还是白养了。

  “姐,你咋刚回来就气咱妈?”盼弟站在门口挑拨,她现在也看出来。自从小时候摔伤,这个姐姐就恨透了她。她现在也不费力讨好她。

  招娣理直气壮:“那咱家没分家,我买东西不该交给奶?按你说的,就该咱们三房自己偷偷留着?”

  “你个贱蹄子,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好的,你个倒霉催的。”田老太冲出来就拎着扫帚头揍盼弟,盼弟嗷嗷叫。

  招娣翘起了嘴角,解气的看向了盼弟,见她看过来,挑衅的笑了笑。

  盼弟:“啊,田招娣,你个坏痞子。”

  招娣冷飕飕的:“奶,你看她,还不知悔改。”

  盼弟又挨了好几下,田三媳妇儿拉挂着脸,不看人。

  田老太打够了,气喘吁吁,眉眼都是笑意:“招娣回来了啊,快进来。”

  她将人引进门,赶紧的:“你们这次买卖做的怎么样?”

  招娣苦哈哈:“还成,不过没我开始料想的那么好,我这原来干的还成的,才想着三个妹妹赶紧来帮我……结果有人看到我挣钱,偷偷学着我们的手艺……”

  “这个还有手艺?”

  招娣:“那是自然啊……”

  别看招娣跟田老太聊得不错,但是田三媳妇儿正恨恨的瞪着大闺女,而盼弟也竖着耳朵听呢……

  老田家的事儿啊,就是一团乱麻,当初戚玉秀被迫离开的时候心里是彷徨的,断绝关系的时候也是忐忑的,毕竟现在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当时是形式让她走到这一步,但是却给她以后省下了多少的麻烦。

  像是招娣现在就是,烦的要命,也要坚持。

  招娣这边其实心里烦躁的要命,而面儿上却还是带笑:“奶,我给你和爷一人买了一件上衣……”

  先暂时给这两个笼络好了,等以后再也不需要介绍信什么的。她一定会离开这个家,彻彻底底离开!

  招娣坚定起来。笑容更大了几分:“您看……”

  招娣这头应付着,那头儿李建棋回家也是高兴,今年秋收之后他们土地分配了,往后他们家就是有地的人家了。他爸妈高兴的不得了,老农民嘛,是很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

  李大山还可惜呢:“本来可以租宝山妈的土地,但是他们家户口迁走了,这就不行了。”

  话是这么说,倒不是抱怨,就是唠嗑。

  李建棋倒是说:“其实这样倒是好,如果不是这个小插曲,我还想着怎么劝你不要租。爸妈,你们也不是什么小年轻了,咱家人也不旺盛,搞那么多地,干活儿身体受不住的。你们现在看可能是赚了一点,但是攒了钱累病了又送到医院,这值得吗?”

  大山媳妇儿:“真有个头疼脑热也不用去医院。”

  李建棋:“那不行。”他认真:“由小到大,你们要是不舒服一定要去看一看,你们身体好,我们做儿女的才高兴,爸妈我跟你们说实话,我都想好了,等我毕业了,你们就跟我一起去首都。帮我看着现在的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