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0节(2 / 2)


  “我不是自己,李建棋打算跟我一起去。”

  宝珠:“啥?”

  她疑惑的说:“他今年不是也该分配了吗?”

  她太忙,都好久没见李建棋还有招娣他们了。

  不过他妈妈也住在的四合院那边,倒是跟他们熟悉的。

  戚玉秀:“他拒绝了学校分配,想去深圳闯一闯。我觉得,他喜欢招娣的吧?”

  宝珠瞪大眼:“啥?”

  她坚定的摇头,说:“我不觉得。”

  她看向了宝乐,宝乐也坚定的摇头,说:“我也觉得他不喜欢。”

  戚玉秀惊讶:“他不喜欢的吗?我看他们总是一起的啊。”

  宝珠:“在一起做生意又不是真的互相喜欢。”

  宝乐点头:“要说招娣喜欢建棋哥我倒是信,说建棋哥喜欢招娣姐,我一点都不相信。看都看不出来的。”停顿一下,又说:“再说了,他们都是年轻人,一个学校又是住在一起,如果真的喜欢,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肯定早就在一起了,现在没有说开,就说明肯定是不喜欢。”

  宝珠:“对啊对哒。”

  姐弟两个对视一眼,一击掌。

  这就是姐弟间的默契。

  戚玉秀:“……”

  所以,是她弄错了啊?

  戚玉秀:“我还以为他们互相喜欢,李建棋这次拒绝了学校的分配,他之前找了我,想要跟我合伙儿一起干。”

  宝珠迅速问:“那招娣姐姐呢?”

  戚玉秀这一想,也恍然大悟,如果李建棋真的喜欢招娣,干啥要跟她合伙啊,跟招娣合伙儿不就行了?所以,果然是她弄错了,人家就是一起赚钱的伙伴,不是互相喜欢啊。

  她说:“招娣过完年会领着想弟他们几个去深圳,我听她话里的意思,她以后留在那边,就不会回来了。”

  宝珠和宝乐都不奇怪招娣的做法,想也知道招娣不可能再回老家了。

  “李建棋这些年也攒了点钱,不过要说在深圳撑起一个摊子,倒还是根本不够,他的意思是,要么就跟着我干。要么就把钱拿出来,算他一份儿,有一成算一成,有两成算两成。我现在就犹豫,要不要带着他。”

  戚玉秀其实是不想让自己的生意掺和外人的股份的,别以为她是个农村妇女就什么也不懂,她见识过的可比大城市里的人还多呢。正是因此,她想的也比较多。

  戚玉秀:“我已经想过了,让他入股是不可能的。这个我就没想过。不过如果雇他,我又觉得他亏了,即便是我能给他的再多,也未必有他自己干赚的更多。我怕以后闹得不好,彼此难看。”

  宝珠:“那您就拒绝。”

  戚玉秀:“他说的很诚恳。”

  宝珠噗嗤笑了出来,说:“妈,你好纠结啊。你不是一向做事儿果断吗?其实我觉得您是想多了,既然他自己提出来,自己心里就该有数儿的。您可能会拒绝他,可能会选择雇佣他,但是您肯定是按照自己最稳妥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儿。而不是为他利益最大化。这个都是必然的。他开口那天,心里就该有数儿了。”

  戚玉秀:“我知道。”

  “那就好啊,随心来吧。”

  戚玉秀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何必庸人自扰。她说:“你说的对。”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宝珠:“进来。”

  过来的是温柔,温柔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加入宝珠他们这边,她开始的时候都是自己做生意,后来她丈夫过来了,把她的小买卖接过去了,就加入了宝珠这边。甚至毕业也留了下来。

  “校长,有你的一个包裹,是从过来寄来的,你得下去直接签收一下。”

  宝珠一愣,随即呼啦一下起来:“国外来的?”

  他家能从过来来的,只有宝山一个了。

  宝珠飞快的窜出去,咚咚咚的下楼。戚玉秀和宝乐也很快的跟上了。很显然啊,他们也想到了宝山。

  宝山走了三年,他们都没有他的消息。

  宝珠匆匆下楼,看到穿着邮局工作服的中年人站在楼下,宝珠立刻过去:“是有我的包裹吗?”

  工作人员点头,将一个本子递给宝珠,说:“您是田宝珠本人吗?请在这里签名。除了包裹,还有一封信。”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包裹都是开具邮局的单子,通知直接去邮局取的。但是从国外过来的都比较特殊,所以基本上都是的反复检查之后,才会直接送上门,并且确认本人签收的。

  宝珠签好了名字,这才看向寄件人,从国外过来的包裹上面都是英文,不过已经有人在旁边做了中文的标注,而签到单的名字和地址也很明显――雷启韫。

  “宝珠,是宝山吗?”戚玉秀紧张的问了起来。

  宝珠点头,软乎的说:“是哥哥寄来的。”

  他们跟邮局的人道了谢,这才抬着箱子上楼,宝山寄过来的箱子足有洗衣机的箱子那么大了,宝珠自己拿不动,跟宝乐两个人抬着,一起上了楼。

  宝珠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

  妈、宝珠、宝乐:

  展信悦,很抱歉这么久才给你们写信,我想你们肯定生我的气了,宝珠骂我是白眼狼了吧?

  宝珠嘟囔:“我才没骂,亏得我还帮你说好话,竟然还这么揣测我哦,真不是一个好东西。”

  她噘噘嘴,不过很快的继续读了下去,继续念:我跟着爷爷到了英国之后,生活的很好。因为语言不是很通顺,我没有第一时间上大学,而是找了家庭教师学外语,以及一些其他的知识,还有一位本地的老先生给我讲了当地的风俗。虽然很忙碌,但是倒是也充实。只是夜深人静想到你们,有点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