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6节(2 / 2)


  “大概明年春天,我也会回深圳投资。”

  宝珠哦了一声,终于没再问了。

  可是宝珠不问了,宝乐倒是说:“哥,那你这次住多久啊?”

  既然不能总是留下,那肯定是要走的,他认真的问了起来。

  宝山:“至少半个月吧,我想回老家一趟。”

  他认真的说:“我想回老家祭拜爸爸。”

  戚玉秀一愣,随即点头:“是该回去一趟的。”

  其余西他们都是每年清明节回老家,不过如果宝山想回去,也好的。

  她说:“其实这几年,家乡也变化了,你回去,就会发现很多人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了,大家条件也比以前更好了。咱们也正好回老房子看一看。”

  老房子的日子,是他们过的最快乐的时候,那个时候啊,明明好像人很穷,但是却过的不差,谁让他们有能干的宝珠呢。他爷爷一直都觉得他吃了苦,但是宝山知道,自己没有的。

  他想起一些小时候的时候,嘴角都噙着笑意,只觉得快活极了。

  “你知道大山婶婶吧,他们家现在都搬到……”

  “你知道沈安吧,谁能想到哦,她都变得勤快……”

  “你大舅今年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了,他搬回了老家,他说年轻的时候就当兵离家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回家了……”

  宝山微笑听着,其实这些跟宝山一点都没有关系,但是他愿意听妈妈说话,这么多年了,这些絮絮叨叨的碎碎念,是他最怀念的。他问道:“大姨一家还好吧?”

  他们家处的最好的,就是大姨家了。

  “好着呢,你大姨年纪大了,上班受不了,给工作给了文子媳妇儿。她以前在单位里是临时工,现在是正式的工人身份了。他们夫妻倒是运气不错。终于轮到了分房,一家搬出去了。济宁毕业分配在省城,组织上照顾他们夫妻两地分居,给张桃花也调过去了。他们也分了房。”

  说起这些,戚玉秀真是为大姐高兴,她说:“以前房子不够用,大家聚在一起感觉摩擦都多,现在都搬出去了,反倒是好多了。你大姨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前两年一起走了。老太太走了,没到一个星期,老爷子就也跟着走了。以前总是觉得地方不够住,现在这房子里只有他们两口子,还觉得格外的冷清。柱子这个孩子是最孝顺的,他晓得父母心里失落,所以让明伟和明丽回家住了。倒是你二表嫂背地里不太高兴,觉得柱子夫妻心机多,是提前先占着老人的东西,算计人。不过他们家,她说话不好使。”

  虽然戚玉秀跟大外甥接触的不多,但是她是很喜欢这个孩子的,她还记得,当初柱子刚上班,明明要往家里交钱,自己手里也没什么钱,但是却愿意拿出来给她,支援她。

  虽然那个时候她不需要,但是不需要归不需要,她知道柱子这个孩子的好心。她不能不领情。

  戚玉秀从来都不是糊涂人,心里门清儿呢。

  “你大姨家,文子和他媳妇儿是心眼最多的,不过文子心机虽然重但是人不坏,也能压得住媳妇儿,倒是没啥……”

  “那姥爷家呢?小舅呢?”

  戚玉秀:“他们倒是过的很好,这老两口,多少年前你不是都该清楚了?自己可金贵自己了,现在也是一样。你大舅大姨,我们几个都给他们生活费的。我一个月一人给他们十块,这一个月是二十,一年二百四。就这已经可以让他们生活的很好了。我在深圳那边,每年包了他们过年过节过生日会给他们寄服装。他们就很开心了。以前我总是觉得他们偏心,后来想一想,那个时候大家都穷,其实也没有什么偏不偏心的,你大舅和小弟也没有得到更多。这老头老太太就算是偏心,都是有限,因为他们最偏心的就是自己了,其他人都得靠边站。那可真是很懂的对自己好。他们现在跟着小弟住,多少倒是能够偏一点他们,但是也是有限的,我又不在老家,他们能多照顾,我是愿意给点钱的。毕竟他们好好的给我养大了,对比其他人家对闺女,我们家已经算是好的了。我心里有数儿的。”

  她结婚那会儿是五几年,那会儿多少人家嫁女儿就是为了换彩礼,他父母倒是完全没那么做。

  这老头老太太有种诡异的自私精明,他们帮不了你太多,但是也不拖后腿,更不会为了钱出卖人,这样的要求好像看起来很低,但是戚玉秀晓得,就算是现在八二年末了,嫁闺女要彩礼贴补的儿子的也比比皆是。

  这么看,他家老头老太太其实也还成了。

  戚玉秀现在不缺钱,所以她倒是乐意用不多的钱让大家都满意。

  “这两年,你姥爷那边,还有你大舅大姨,我都包了他们的服装。你小舅有时候跟我要,我也不为难他。反正老两口跟他们一起住呢,他们伺候老人,我乐意出点钱的。”

  宝山听着他妈说这些,笑着问:“那大舅回去没跟姥爷他们住在一起?不是都说跟长子一起住?”

  “那倒是没,你大舅这都走了多少年啊,三十多年了,他们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咋能住在一起?所以还是分开住,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不方便了,还是可以的。”

  宝山点头:“那大舅的儿女呢?不是都结婚了?这次就千里迢迢的分开?”

  戚玉秀摇头:“没有,跟着回来了。”

  说起这些,戚玉秀又有话要讲了,她说:“你们大表姐,离婚了。所以一家子一起搬过来了,正好也换一个环境,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说起戚大哥家的大女儿,她是这些小辈儿里最早嫁人的,毕竟年纪最大嘛。只不过因为嫁人之后婆婆闹妖儿,丈夫大男子主义,吃了些苦头,后来生了三个女儿,婆家那边整天的找茬儿,特别是她男人升了职位,自以为了不起,在外面有了人,回家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动了手。这个时候就看出混人的好处了。

  倒是也巧合了,戚小弟家的大儿子大宝正好领着媳妇儿去那头儿治疗不孕,一听大堂姐让人揍了,立刻就纠结了人,也难得他只是去看个病竟然就能七七八八认识不少人,这不,他领着一群人,还有戚大哥的两个儿子,这几个小子直接就给姐夫揍了,揍得鼻青脸肿,还直接把他在外面不三不四的事情告到了上级。

  这些人把事儿闹得很大,结果就是戚大哥的大女儿直接离婚了,三个女儿都归她。不过她也不是忍气吞声的,把那家子扒了一层皮,如果不是为了女儿以后的政审,她都能给这个男人送进去。

  这个时候作风不好可是要抓人的。

  不过就这,她也没算了,娘家给力,就是这点好。

  只不过啊,因为在当地闹得太大,面儿上不太好看,毕竟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明明是男人犯了错,但是好像女人不包容,就是女人的不是。

  特别是一些女人,不谴责男人,反而是觉得女人不贤惠。

  戚大哥气得很,但是他更不想女儿受影响,反正二儿媳家里本来就不是那边的,而小儿子还没结婚。他就做出一个大决定,搬回家乡。

  宝山走了四年多,现在回来真是觉得好多人好多事儿都不一样了,他听得很认真。

  宝乐眼看大家碎碎念个不停,真挚的感慨:“我们彼此好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你问我,我问你,没完没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点头称是。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久别重逢,不就是这样的吗?

  戚玉秀:“这不是家里的事儿吗?总是要说一说的。再说,你自己不是还问。”

  宝乐理直气壮:“对啊,我好奇嘛!哥,你在国外,跟原来咱们看电视里那些,一样吗?”

  宝山想了想,摇头:“不太一样,当然有相似的,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毕竟,咱们这头差了……那头儿也是一样的。不过跟国内还是不一样,社会文化不一样,我假期的时候也走了几个国家,总的感觉都差不多。”

  宝珠听着这话,幽幽:“你让我努力拼搏,你自己都是玩玩乐乐?”